第六十二章(第2/4页)

“简她们找的是工会还是直接联系的私人?”杜行想了想米哈最近去过的几个国家,然后问了问剧组是怎么找演员的。

然后在米哈诚实的揭露了剧组不靠谱的‘选最美最亮眼’的选角方式之后,杜行大概猜到原因了。

“能被你们注意到外形条件然后收到邀请的,应该都是有一定名气并被外貌盛名所困扰过的。”作为娱乐圈相关的从业人员,杜行对国外的一些娱乐新闻也有一定的关注,很清楚外貌困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论男演员还是女演员,只要想认认真真的在职业这条路走下去,都逃不了当年被外貌惊艳世人,然后被外貌所困苦于无法证明演技,或成功扮丑或挑战新造型扭转印象、或无可奈何被安排被花瓶继续抗争。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外貌也是,想要做到行业前列的演员,享受过外貌带来的便利就要承担后续外貌带来的禁锢,其中女演员尤甚。

剧组想邀请的那些女艺人们,基本上都处在困扰阶段,她们正在努力去摆脱花瓶、胸大无脑等等的标签,宁愿去挑战边缘题材或者变丑发胖,也不想再轻易摔回空有脸却毫无内涵可言的角色,遇到一个邀请自己演妻子情人们之一的剧本自然第一反应是拒绝。

好不容易挣扎出泥潭,正在努力往上爬,结果又要被一下踹回去?能耐心和气的给简他们回复都已经是做完心理建设,不想得罪名导希望有下次合作机会。

“就和她们再怎么争吵或是互相指责,在关于工作机会、劳动报酬和女性权益方面的事情时,都会统一战线一致对外?”米哈想到之前粉圈调侃欧美女星,但凡出名就要么出柜要么女权,如果都没有,那么一定是支持LGBT飘彩虹旗的,反正不发声不演讲不呼吁就不欧美。

调侃归调侃,但米哈发现特定的时刻下,女演员们还真的很统一战线。

“因为这是利益底线问题,她们每个人都知道不能退,谁退了就会侵害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女演员、女歌手、女运动员还是女主持人,只要可以做出表率作用站在前面的,她们都会一直一直的在这些问题上选择相同,毕竟她们的平等运动可不是白斗争那么多年的,她们太清楚一旦底线后退之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悲哀了!”杜行说到这个,就忍不住多和米哈解释两句,在一些权益斗争方面,国内的进度的确是有点慢了。

要不然大家为什么总调侃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是狗,有的时候国内公众人物的发声的确是太少了,要不然也不会显得米哈这种铁头娃如此突兀,换一个娱乐大背景,米哈只是怼怼乱说话的,不互撕不掰头也不加戏,根本算不上大铁级,撑死了也就是个小铁级。

都是全靠同行衬托,才把米哈显得格外的铁。

“所以在她们知道,这个剧本有着很好的反转会更好帮她们转型时,她们就愿意答应了?”有杜行这么一解释,米哈就恍然大悟了,有一种现实生活之中的女人可能也很需要卡布都的既视感。

美人的最佳配对可能不是英雄,守望相助的女英雄才是。

“她们其实很爱惜自己的事业,小心翼翼的护着往前走。”米哈给杜行说了几个选角时发生的趣事之后,忍不住的感慨了一句,看着选角过程有些胡来,甚至还有些对剧本感兴趣愿意客串当卡布都第二十五任之后的小情人,但其实这些女演员的事业规划清晰,进取心很强。

“对,要不然也不会在有一定名气之后就有意识的放弃一些选择,把自己的公众形象打造出来。”杜行同意米哈的观点,“就像是剧本的选择,哪怕观众知道演员和角色是彼此独立的,但是一个被家庭奉献成天围着丈夫孩子转、没有半点自我的菟丝女性,再怎么演一个手段狠辣、为了事业莫得感情的职场强人,都会让人违和。”

所以,好演员需要有说服力的演技,但是并不是拥有业务能力就足够了,需要的其他东西还太多太多。

要不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发展到后期都会主动去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想要更正面、更积极、更爱惜羽毛?

米哈受教,听懂了杜行让她老老实实工作,别被选角色挑花眼的潜台词,然后把平板放在桌子上,杜行在镜头那边看书查资料,米哈在这边纠正发音背台词,然后对着镜子试演找感觉。

卡布都是电影的灵魂人物,如果卡布都演砸了,那么整部电影都会崩塌。

彭导和简他们都很满意米哈在试镜那天的自然反应,需要米哈把她身上的原始情感找出来后放大,这话说的太过玄乎,但米哈隐隐知道彭导他们要的是什么状态,在开机之前米哈要把这种状态能熟练的调整出来,以免入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