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第2/3页)

是这种印着卡通人物的团扇,看看上面印的就是一个羽扇纶巾的诸葛丞相,可爱吧?】

三国时期

南阳

已经知道诸葛丞相就是自己的诸葛亮目瞪口呆地望着天幕,所以这本书是他写的???

未来的他还写了兵书?

刚才他还吐槽过只是一篇表文也好意思用“千载谁堪伯仲间”来着。

原来那个自不量力的人是他。

诸葛亮:“……”

曹操阵营

郭嘉:“又是诸葛亮?这诸葛亮当真如此厉害?”

荀攸挑眉:“你不是看过《三国演义》《三国志》了吗?厉不厉害你难道不知?”

郭嘉不服气道:“《三国演义》太夸张了,都快把诸葛亮写成神仙了。《三国志》里写得更多的难道不是诸葛亮的忠心辅佐吗?”

说完,自己先笑了:“能在主公和东吴的夹缝中闯出一片天,最终三国鼎立,这诸葛亮确实不容小觑。主公若是再不先下手为强,恐怕《隆中对》就要提前出世了。”

曹操摇头:“如今的诸葛亮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与十年后的诸葛亮可不是同一个人呢。”就算被刘备得到了又如何,刘备少了十年的积蓄,诸葛亮少了十年的成长。

他们在一起又能如何?

……

大秦

大秦的公子们先是:诸葛丞相的摆件!!想要!!

看到摆件后,众人瞳孔微缩。

羽扇纶巾的诸葛丞相是这样的吗?和他们想象中的形象简直天差地别。

这也太可爱了一点,一点都不像书里写的那个羽扇纶巾的诸葛丞相。

众人:幻灭了。

但是父王也有好多这样的摆件,兴许只是后世的喜好罢了,真正的诸葛丞相肯定不是这样的。

既然如此……还是买吧,这可是诸葛丞相的摆件。

难得出现一次,以后再提诸葛丞相,还不知是何年何月。

【好了,赠品说完了,我们现在开始上架。这里提醒一下,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由于年代已久,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已经失传。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赠品补偿。

需要的宝贝可以下单了,只要15.5,就能把这么多东西带回家哦。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戚继光的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前面提到戚继光的时候,有提到过这两本兵书,和过往理论型的兵书不同,这两本书更注重实用。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他在自序中提到这本书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

《练兵实纪》是它的姊妹篇,和《纪效新书》注重的练水军不同,《练兵实纪》更加全面,对骑兵、步兵、车兵、辎兵、合营、行营、下营、禁令、兵法、练艺、练器等都有详细的解说。

这两本书是古代的《民兵训练手册》,是古代的奇书。】

大秦

买过《民兵训练手册》的秦始皇毫不犹豫舍弃了《兵法二十四篇》,直接让人下单戚继光的两本兵书。

戚继光的两本兵书明显更有用。

而且,秦始皇转头看了眼偷偷摸摸的几个儿子,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诸葛亮的兵书就算不买也会有。

还好不贵。

不过,该提醒的还是得提醒一下,免得他们做得太过火,秦始皇咳了两声,“你们交头接耳在做什么?”

几个公子做贼心虚,被吓了一跳,一个劲摇头。

秦始皇见状,冷哼一声移开了视线。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失传了?”那还买不买?

正纠结呢,就听到天幕说戚继光的两本兵书。刘彻:“这个好,《民兵训练手册》虽然是神书,但看不懂的内容太多了。”

比如说后世那些手榴弹、抛物线、躲流弹什么的,虽然这些东西结合其他书籍也能看懂,但用来训练兵卒就不合适了。若是结合戚继光的两本兵书,那就简单多了。

而且兵书这种东西,他从来不嫌多。

吩咐人买下戚继光的两本兵书和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刘彻嘀咕道:“天幕这次卖的书是不是有点多?”

虽说之前也卖过多的,但没这么多过啊!

光是之前那些个人传记就不少,每个一百也有八十,他是不买,但阻止不了手下的大臣买,比如桑弘羊和主父偃,他就见到他们偷偷买了。

问为什么不阻止,因为霍去病也买了。

根本阻止不了。

三国时期

南阳

诸葛亮翻着小黄车里的书心痒痒,他在里面写了什么呢?好想看。

可惜他没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