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尔虞我诈(第2/4页)

项少龙放下了点心事,以乌应元的深谋远虑,他认为稳妥的事,绝不易出漏子。

陶方引着他往鸟氏的大宅走去,边道:u当日我在桑林村遇到少龙时,已知你必非池中之物,仍想不到你会有今天的成就。”

提起桑林村,项少龙不由想起美蚕娘、神色一黯!

想不到来到这古代,牵肠挂肚的事,比以前更多了。

陶方自知其意,安慰了他几句,但亦知空口白话没有什么作用,道:“老爷要见你呢!”

乌氏在那会议的密室单独接见这孙女婿,开门见山道:“今天找个时间,让我为你和芳儿举行简单的仪式,正式结为夫妇。”

项少龙忙叩头感谢。

对乌廷芳他已生出深厚的感情,亦以有这么一位娇妻感到欣悦。

乌氏皱眉道:“我还以为你们这么亲密,芳儿会很快有身孕,真是奇怪——”

项少龙心中懔然,自己虽有想过这问题,却没有在意。

乌氏显亦不太在意,道:“我要告诉你一件有关乌家生死的大事,这事连陶方都不知道,只有我们乌家直系有限的几个人才晓得。”

项少龙愕然望着他。

乌氏肃容道:“举凡王侯府第,均有秘道供逃亡之用,这事人人知晓,我们也不例外,有四条逃往府外的秘道,出口都是在城堡附近,但对我们来说,只是作掩人耳目之用。”

项少龙一对虎目立时亮了起来,又难以置信地道:“难道竟有通往城外的秘道?”

乌氏傲然道:“正是这样,这条通往城东外的秘道历时三代七十多年才建成,长达三里,不知牺牲了多少乌家子弟的性命,只是通气口的布置,便费尽心血,深藏地底十丈之下,挖井亦掘不到,是借一条地下河道建成,入口处在后山一个密洞里,还要经后宅一条短地道才可到达,隐秘之极。”

项少龙至此才明白为何乌家父子,对逃出邯郸总像胸有成竹的样子。

乌氏道:“所以只要你有本事把朱姬母子带来乌府,我们便有把握逃出去。”

项少龙大感振奋,信心倍增,最难解决的问题,忽然一下子解决了。

乌氏旋又颓然道:“这条秘道很不好走,又闷又湿,我年青时走过一趟,便不再下去,还希望永远都不须以之逃生,现在老了,更是难行哩!”

项少龙道:“听陶公说农牧节时,我们趁机送走一批人,爷爷你——”

乌氏哂道:“若我也走了,孝成王那昏君不立刻采取行动才怪,谁都可以走,但我却不能走。”

项少龙闻言色变。

乌氏淡然一笑,颇有点末路穷途的意味,柔声道:“这天下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我垂垂老矣,去日无多,再没有勇气去面对处身秦国的新生活,也经不起逃亡的惊险和辛劳,所以我早和应元说了,决定留在这里不走。”

项少龙剧震道:“赵王怎肯放过爷爷呢?”

乌氏哈哈一笑道:“谁要他放过?我连皮都不留下一片给他寻到,我风光了一生,死后亦不想受辱人前。”

项少龙失声道:“爷爷!”他首次发自深心的对这胖老人生出敬意。

乌氏洒脱地道:“莫作妇人孺子之态,我对你非常看重。凡成大事,必有牺牲的人。孝成王想攻破我乌家城堡,必须付出惨痛代价。我真的高兴,到了这等时刻,我仍有一批舍命相随的手下。”

顿了顿再道:“你只要带走朱姬母子,孝成王会立即来攻城,若没有人挡他们几日,你们怎能逃远?”再毅然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项少龙知道难已改变他的心意,事实上他亦是求仁得仁。道:“秘道的事有多少人知道?看来连廷芳都不晓得。”

乌氏道:“就是这样才能保密,放心吧!知道这事的人都非常可靠,这几天见到乌卓,着他领你去探路,只要到得城外,没有人比我们这些世代农牧的人更懂生存之道。”

再冷哼一声道:“他不仁我不义,孝成王这样对我,我就要他尝尝长平一役后最大的苦果,我要教他举国无可用的战马,让他坐看赵国逐分逐寸的没落崩颓。”

看着乌氏眼中闪动着仇恨的厉芒,项少龙忽然明白到若一个人抱定必死之心,实在是最可怕的。

项少龙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策着纪才女赠送的爱骑疾风,来到夫人府,在内厅见到了赵雅。面对玉人,虽近在咫尺,但项少龙却感到两人的心远隔在万水千山之外。

特别留意下,果然小昭等诸女都沉默多了,脸儿木无表情,眼内暗含凄楚。

赵雅仍是笑靥如花,但项少龙却看到笑容内的勉强和心底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