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2/3页)

但正因为如此,才容易去忽略对方亲近自己时,是内心喜欢这样,还是碍于夫妻情分的顺水推舟。

今儿这话,算是齐荀对安娴头一回说出心头的在意,安娴听着,心里很舒坦,世上最好的感情,莫过于喜欢上了他之后,正好他心头也装着自己。

祖宗能这么说,那就说明自个儿的喜欢,也不是单方面的,你情我愿,这样最好,谁也不吃亏。

安娴心头满意了,抱住齐荀的手又紧了些,她从来都不是吝啬的主,自己尝到了甜头,也想让齐荀跟着高兴一回,这便趴在他的肩头,凑近他的耳畔悄悄说了一声,“臣妾才不舍得呢。”

安娴说话的声音就两人能听到,越发显得浓情,那股腻在心口的甜意蔓延至心头,之中的奥妙,只有当事俩人能体会。

夫妻之间很平平常常的一段情话,却是两人这么长时间以来,突破最为成功的一次。

齐荀这才将她搂紧,脚步稳健,力气十足,俩人一出去就碰上了顺庆上来接人,正巧就让顺庆瞧见了齐荀脸上破天荒的一道笑容,顺庆第一反应是自个儿眼花,待揉了揉眼眶再看,那笑容确实就跟花眼看错了一般,消失不见了。

顺庆跟在齐荀身后,跟了一路,越是回忆,却愈发断定,殿下就是笑了。

果真还是得要是女人滋润,一张冰山脸摆久了,他自己不累,底下的这些人看着累,整日心惊胆战,就怕他心情不好,大翻脸。

谁能想得到,这样的人,还有会笑的那一日。

马车从驿站出发,齐国太子该有的派头,这回倒是没有半点低调,都讲究上了,将士将齐荀与安娴的马车围得密不透风,连只鸟雀都飞不进去,但对于朱东浩来说,就显得太过于落魄,跟在队伍的后面,只能靠着两条腿步行,可他自个儿却不觉得有何难受的,乐在了其中,脚步轻松愉快,路过城中,他还有闲心去扶一把路边摔到的老人。

“小心,小心些。”国灭之后,朱东浩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

传言不假,这段日子,他确实在城中搭建了雨棚,给街头流浪的老弱妇孺一口粥喝,遇上个雨天,他那棚子里便被一群老小挤的爆满,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子,多少人仰慕瞻望,如今突然就如神仙下凡一般,来到了民间,关心体贴自个儿的子民,他在前面笑呵呵地施粥,后面坐着的百姓便替他抹眼泪,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固然可怜,这位昔日的太子何尝不是更可怜。

于是就形成了,他可怜百姓,百姓可怜他,互相可怜,同情心就跟不要钱似的,到处泛滥。

到了最后泛滥必成灾,当初刘峰青在驿站时说过的话也不假,朱东浩与吴国百姓,确确实实同齐国的官兵发生过几回冲突,官兵为难朱东浩的时候,百姓帮忙,官兵为难百姓的时候,朱东浩又跳出来帮忙,尽管上面的头目暗地里使出了阴招,可面子上还是得糊弄过去,看着这一群人,实在没有什么可威胁的,时间长了,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难得打理他了。

而许国梁派来镇压的并非是这些人,而是真正的齐国人,此事秦怀远怕是最有体会了,算起来,百姓已经将他困了大半个日子了,论起原因来,他做的事情倒是和朱东浩一样,同情吴国人,看不惯齐国人以强欺弱。

从香洲跟过来,没将那路人马跟上,但是到了吴国,却发现了让他愤怒的事,既然吴国大败,已经归顺了齐国,按理说,黎明百姓的地位也是相同,没有什么低贱之分,可事情奇就奇在这里,太子表哥都没发过的话,齐国百姓却自个儿做了主。

齐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吴国既然输了,吴国的百姓就该沦为齐国人的奴隶,秦怀远见不得旁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欺负女人,也见不得他们抽打小孩,一时愤怒起来,就直接用上了武力,从齐国百姓的手里,救出了一批吴国人。

而那些吴国人,原本也是齐国百姓花钱买来了,如今钱都给了,人又飞了,谁愿意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一旦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管他什么官兵不官兵,你算老几,硬是困住秦怀远和他解救出来的吴国人,不让他脱身。

“齐国太子一向爱民如子,怎么可能会派官兵为难百姓,我看你们就是吴国人的奸细,想趁太子不在,毁了我们。”

这话突然就引起了共鸣,个个高呼齐国太子的威名,给齐荀盖起了高帽子,什么齐国太子舍不得百姓受苦,齐国太子多体贴百姓,无形中却是将齐荀抬出来当了一回靶子使,找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与官兵对抗。

秦怀远心思纯,急地脸色如猴子屁股,可无论他怎么解释,百姓就是不听,更何况他一张嘴怎能敌得上成百上千张嘴,光是唾沫星子就能将他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