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4/4页)

底下的人没见过北三,可他这个知县太熟悉了,衙门上下一年的鳌头,大多都是靠着北家庄这种世家撑着,私底下也没少同北三喝过酒,今夜这事,莫不成还有他什么事?

“北三爷这大半夜的过来,怎的不提前通知一声?”知县对着北三时,脸上的笑就有些笑不下去了,往儿个见面了,那都是他北三爷给自己倒酒,今日要他给许家人低头倒没什么,要对他北三爷低头,这腰杆子就突然变得僵硬了。

知县这一说,师爷也醒了神,往那北三公子的脸上猛地一阵瞧,拍了一下大腿,还真就是北三爷。

师爷也曾见过几面,虽然没与北三爷说上话,印象不大,但若是被谁提起来,他还是记得的,刚才眼拙,也是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想到像北三爷这种商户,会来闹衙门。

毕竟师爷不同于知县,走狗做的久了,没有什么是不能屈的,如今北三爷与许家的人站在了一起,就不单单只是一个商户那么简单,今非昔比,人家关系硬了,骄傲点是应当的。

“原来是北三爷,都怪小的眼拙,没有认出来,既然咱们都是认识的人,那就好说话。”

北三瞥了他一眼,没有接他的话茬儿,给半睡半醒的小福子灌了一杯茶,冷漠的态度,压根儿就没打算认他们,师爷没讨到好,正着急着,那头黑胡子在一顿鞭子下已经没了气,然而暗卫并没有收手,适才他抽了那些人多少下就得受多少下,死了鞭尸也得挨够了才行。

知县与师爷心底顿时寒凉又惶恐,想自己这小庙到底是哪个地方得罪了许家,这些年来,只要是许家的事,他们从未怠慢过,双手为许家沾过的血也不少,可今儿许家人一来,不问青红皂白就要了人命,瞧眼下的局势,怕是还没有收手的打算了。

知县尽管不敢明着埋冤许家人的做法,但心里头还是有想法的,回头对正上方的齐荀恭手说道,“大人今日来,想必是小的有哪里做的不好,还请大人明示,这些年来,咱们为许家做事,自来都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一丝怠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大人念在这些情面上,今日就给小的一个痛快。”

知县就认了那梅花印记,认准了齐荀就是许家人,无论是他的模样,还是身边的那些暗卫,也就只有洛阳城官家,才能养出这等气势之人。

“那就有劳大人了,有哪些功劳都写出来,让我过过目。”齐荀来了兴致,面上的一片冰霜从始至终,就没有敛下去,早就在瞧见被折磨的不成人样的吴国人之后,心情已经沉到了谷底。

若是顺庆在,一定能摸清齐荀,越是能淡定从容的与人说话,对方就越是有生命危险。

知县愣了愣,斗胆儿对上齐荀淡然的目光,倒还真的瞧出了几分期待,知县平时也算是个精明人,不然也不会顺风顺水平安无事地混在现在,可如今那份精明就用在了如何讨许家人欢心上,齐荀这话,就是给了他讨取功名的好机会,横竖都是许家人了,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未打仗之前,知县替许家人摆平过不少底下百姓闹出来的事,也就是所谓的平乱。

齐国如今强大,官府衙门更是如日中天,人春风得意之时,必定会有徇私枉法的事情发生,做的过分了,自然也有那不怕死的百姓出来生过事,就拿年前的那事来说,也是许家的人太过了,许家大公子路过此地,醉了酒,相中了一农户的妻子,在大街上当场就将人给办了,后来那女人跳河,相公上门讨说法,又被衙门的人打死,几个来回,反正一家人是死绝了,后来这事情闹大,才惹了民愤,生了一场动乱。

还好,前来平反的也是许家人,官府的兵马到了县城,也是以他的名义去与乱民周旋,许家就交给了自己几个从洛阳城带来的士兵,真正去与百姓刚的是他,不是许家,这情分总得算上。

其他小事就不计其数了,只要许家的那几个公子哥儿从他县城里过,留下的所有烂摊子都是他来收。

对外的消息也是他负责压下来的,这桩桩件件,哪个不是情分?

知县记性好,一页纸都没让他写完,搜光了脑子里的东西不说,还添油加醋地将自己的功劳写的比天高。

完事了交到齐荀的手上,满满的三页纸,每一桩都写的清清楚楚。

知县的袖口沾了墨,特意用手指捻了捻,站在齐荀的身边,等着他瞧完,适才写完了这些之后,连他自个儿都被自己的忠心所感动,想来除了自个儿,怕是再也没有第二个能对许家如此忠心耿耿的人了,知县心头有了底气,语气也没了刚才的慌乱,“大人,小的所述,句句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