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建大学(第2/2页)

比如在‘矩阵’小组干了两年的史维奇,他就被要求去‘圣光’大学计算机学院当两年的系主任。这位组长如今精通软硬件技术,在业内已经算是名声鹊起。

史维奇接到这份调令时是哭笑不得,因为当初伺候秘密‘矩阵’的小组如今已经膨胀到八百人。现在有一半被调去大学执教。

调出来的职工都是两年来在集团接受培养,拥有极其丰富经验的骨干。他们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构建有着极其超前的思维。

这支队伍成建制调出来,配上一批高素质的助教,‘圣光大学’的计算机系立马就是师资雄厚。开设的专业将不仅仅是培养敲键盘的代码苦力,是真正的未来技术领军者。

除了在自家挖潜力抽调人手,周青峰还带着红龙药剂到处去求聘一批上年纪的退休人员。这种发挥余热的做法在‘圣光’内部很普遍。

‘圣光’技术部门有两千多退休的老研究员,个比个的职称高。有的甚至是学科带头人,又或者是院所的创建者。

周青峰跑去请了两三百位能‘以一当十’的老家伙出来,立马就把物理,化学,数学等等自然学科的院系撑起。

这还不用担心人事关系,反正都是退休的。

等到了94年三月份,周青峰以一如既往的超高的效率,把大学的数千名教职工全给招聘齐全,十几个理工科学院的草台班子愣是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