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打广告(2)(第2/2页)

周青峰之所以拒绝跟马婧一起在报道上署名,就是不喜欢被人查老底。可他要发展,又不能默默无闻。给企业登广告已经是他能想到最均衡的道路。但他还是低估了传统新闻媒体的调查能力。

“接这广告的当天,我就打电话问了南头乡的文宣干事。这家‘圣光机械’是他们乡突然冒出来的私人小厂,开这厂子的是个年轻小伙,估计是搞走私赚了点钱,膨胀了。”

走私?

主编爱人就来兴趣了。

现在有走私门路的不但不被社会鄙视,反而是能力的象征。像报社主编这样的体制内人士,谁家要是没几件进口货,那是要被鄙视的。

“走私好啊,那小伙子走私啥?”主编爱人高兴着呢。

报社主编也笑了,“听说那小子能耐不小,啥都走私。从进口自行车到进口家电,甚至还有些港台流行的衣服。我觉着给个面子,说不定是条路子,才给他做这个广告的。”

新闻媒体的嗅觉最灵敏,报社主编早就知道南头乡有人在私下卖进口的大彩电。体制内的人都想着能不能联系上,顶多奇怪这货源怎么会出现在一个穷乡僻壤。

最后总结……

“报社里不少人都知道这事,那小子来打广告,我们就先看看情况。他要真有能力,正好问他买点进口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