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普及新技术(第2/3页)

秦记者在一边旁听着,兴奋地将这些对话记录了下来,她反倒对个人系统更加感兴趣:“张教授,它相当于一台个人计算……那么我可以在里边写一些日记吗?这样永远也不可能被别人发现。它这一类的功能是否拥有呢?”

张远摇了摇头:“这一些小功能还在逐步完善当中,如果有个人需要的话,添加上去难度不大。”

“但这些内容得看民众的反馈,然后进行修改。不过大脑芯片方面的东西嘛,储存空间相当有限,也不会搞得过度复杂,不太重要的东西就不做进去了,可以有效减少差错率。像写日记什么的,只有少部分人有这个习惯,我觉得没有必要……”

“这个系统还可以和其他的体系进行联动,功能已经挺麻烦的了。如果身体里有各种仿生学器官,譬如仿生学电子眼睛,它的作用会更加强大,人类本体的生物器官,反倒发挥不出它全部的功能。”

又有一名议员疑惑道:“它不会帮助人们思考吗?”

张远摆了摆手,说道:“不会,它不会让人变聪明,也不会让人变笨。只是相当于是一个好用的,能够提高效率工具,你不去操控它,它就不会代替你去思考,甚至可以将它给关掉。”

“对了,如果真的要普及这些技术,关于个人智脑的教材,也得编写一份,从小孩子就开始学习。”

“这个当然没问题!”

这一次的会议,总共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基本上的人口政策、教育政策还是讨论清楚了。

有了战星之后,人口肯定还是要大规模膨胀的,有了人口就意味着更多的天才,更高的生产力,人类不可能因噎废食。

不过具体的细则,确不是一两天能够出的来的,还得开更多的会议进行商量。

至于两门新的科技,也已经获得了审批通过,将会使用在新一代的新生儿当中。

张远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这一间房间。

……

紧接着第二天,一份重磅新闻轰炸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标题倒是很正经,而且不引人注意——《关于更新个人辅助大脑设备的指导条例》。

其实人们对这种严肃标题一向以来不敢冒,但奈何这玩意简直就是铺天盖地的,到哪个软件都能够看到,甚至连网络游戏里都在滚动横幅。

打个游戏挂掉了,屏幕上就跳出《更新个人辅助大脑设备的指导条例》,登陆游戏界面,又是这个条例,想不看到也不行。

很快,讨论的热度就上来了。

里边的内容并不复杂,有两个可选项。

第一,人们可以通过做手术,增添一项“磁场感知”的能力。

拥有这项能力之后,人们能够“抟”到磁场,成为第六感知。

“抟”是一个新的形容磁感动词,与看、闻、听类似。

整个适应期大概在30-50天左右,在这之后,基本上就能够灵活应用了。

第二,人们可以通过做大脑手术,增添“个人智脑系统”,这就是更加令人感兴趣的东西了。

这些都是可选项目,可以去医院更新,也可以不更新,全都是个人自由。

“个人智脑没办法玩游戏啊?我还想躺在床上闭着眼睛玩游戏呢。难道它不能够联网?强烈建议加入联网功能!”

有人开始在官方论坛上发了个帖子。

“这不是废话,又不是发明出来给你玩游戏的!而是一台虚拟化的工作电脑。哪个科学家会把宝贵的存储容量用来存放游戏?玩上一段时间玩厌了,难道又要做手术删除?”

“当然不能联网,把你的脑袋连入互联网,一发病毒你就挂了!傻叉!”

“原来如此,我总算明白其中的安全机制了。”

“虚幻实验室威武!”

网络上到处都是这方面的讨论,一秒钟刷新就是一页新的帖子。

张远正兴致勃勃地浏览这些帖子,顺便还科普一番。作为社会知名人士,他的每一篇科普文章下边都有几十万个赞,顺带着每一天都能够受到几千条个人私信。

回复?

他当然是不回复的,每一条都回复过去,干脆一天到晚什么活都不用干了。

连看都懒得看。

不过浏览一下水贴,倒是蛮有意思的……

报名的人次,好像超出了他的想象……

每个时代都有敢于冒险,尝试新鲜的人,而这个时代反倒格外之多,由于医院里的产能不够,第一个星期的预约者很快就排满了。

你还在这里犹豫?

对不起,排队请排下一个星期!

“看样子,大伙的热情还是挺高的嘛。”

一下子有了三万多名试验者,实验室里的各位同僚心中也是无比紧张。即便他们自认为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不好说……在大数据面前,总归会出现一两个体质独特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