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4/6页)

“行。”她说道,“我有车。一辆老斯蒂贝克。”

查利看了一眼朱莉安娜,又看了一眼那个年轻的司机,然后把朱莉安娜的盘子放在她面前的柜台上。

过道尽头的广播响了起来:“请注意,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贝恩斯先生在座位上一惊,然后睁开眼睛。从他右边的窗户,可以远远地看到底下黄绿色的大地,还有蓝色的一大片,那是太平洋。火箭助推飞机要开始漫长的着陆过程了。

广播先用德语,然后是日语,最后用英语解释说:“禁止吸烟,禁止解开安全带,禁止离开座位。着陆需要八分钟时间。”

然后,一声巨响,减速火箭突然启动。飞机东摇西摆,不少旅客都惊叫起来。贝恩斯先生笑了笑,过道对面的另一位乘客也笑了笑。这位乘客的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年纪轻轻。

“他们吓坏了——”那个年轻男子用德语说道。但贝恩斯先生立刻用英语打断他的话:

“对不起,我不会说德语。”那个年轻人满脸疑惑地看着他,贝恩斯先生把刚才的话用德语又说了一遍。

“你不是德国人?”那个年轻的德国人用生硬的英语惊讶地问道。

“我是瑞典人。”贝恩斯回答说。

“但你是从柏林的滕佩尔霍夫机场上的飞机。”

“是的,我到德国出差。我因为做生意,去过许多国家。”

显然,那个年轻的德国人怎么也不相信,在当今世界上做国际贸易,乘坐——或者说乘得起——汉莎航空公司最新飞机的人,竟然不会,或者说不愿意说德国话。他对贝恩斯说:“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先生?”

“塑料。聚酯。树脂。人造纤维—— 工业上用的。你明白吗?不是民用的。”

“瑞典也有塑料产业?”那人一点也不相信。

“有,而且有非常棒的塑料产业。如果你愿意把名字留给我,我会把我们公司的宣传册寄给你。”贝恩斯先生拿出笔和便笺本。

“不用了。这在我身上是浪费时间。我是个艺术家,不是商人。我无意冒犯你。你在欧洲可能看过我的作品。我叫亚历克斯·洛策。”他期待着对方的回答。

“我恐怕对现代艺术没有兴趣。”贝恩斯先生回答说,“我喜欢二战前的立体主义绘画和抽象派绘画。我喜欢绘画寓意隽永,而不只是纯粹地表达理想。”说完他就转过身去。

“但艺术的任务,”洛策说,“就是提升人的精神,战胜肉体的欲望。你说的抽象艺术,体现了一段时间内精神世界的颓废。精神世界的混乱,归因于老富豪集团统治的解体。那些犹太富翁、资本家富翁,他们是国际上支持颓废艺术的团体。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艺术要前进——不能原地踏步。”

贝恩斯点了点头,眼睛望着窗外。

“你以前有没有来过太平洋沿岸国?”洛策问道。

“来过几次。”

“我一次也没来过。我在旧金山有一个作品展,是由戈培尔博士办公室和日本当局共同举办的。是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为了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我们必须缓和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你不这样认为吗?我们应该加强交流,艺术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贝恩斯点了点头。下面,透过火箭喷出的火圈,已经可以看到旧金山的城市和海湾了。

“旧金山哪里有好吃的?”洛策问道,“我在王宫大酒店订了房间,但我想,好吃的应该在国际区,比如唐人街。”

“的确是这样。”贝恩斯说。

“旧金山的物价高吗?这次行程用光了我的所有积蓄。政府真会节约。”说着他笑了起来。

“那要看你兑换外汇的汇率是多少。我想你身上带着德国的汇票。我建议你到萨姆森大街上的东京银行去兑换。”

“非常感谢,”洛策说道,“我还是在酒店兑换好了。”

飞机就快到达地面。贝恩斯可以看到机场、飞机库、停车场、通往城里的高速公路,还有房屋……景色很漂亮,贝恩斯心想。青山绿水,金门大桥笼在薄雾之中。

“下面那个巨大的建筑是什么?”洛策问道,“刚建了一半,一面还敞开的那个。是航天基地吗?我一直以为日本没有宇宙飞船。”

贝恩斯笑了笑,说:“那是金罂粟体育场,是个棒球场。”

洛策笑了。“对,他们热爱棒球。不可思议。他们居然为了娱乐,为了一种浪费时间的无聊体育活动,兴建这么大的工程……”

贝恩斯打断他:“工程已经完工了。那是它最后的形状。一面是敞开的。这是一种新型建筑设计,他们为此很是骄傲。”

“看上去——”洛策看着底下说道,“像是犹太人设计的。”

贝恩斯打量了眼前这个人好一会。猛然间,他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德国人的大脑不太健全,精神有些失常。洛策是认真的吗?他是不是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