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冰球生态圈(第2/2页)

前提是,能发现所有的冰洲,挖走所有的火种碎片。

这是一个棘手工作。

不过沈聪根本无畏这样的困难,他当即开始在岩石地表上做信号标记,分区域推进。一个区域挨着一个区域仔细排查。

见到冰洲锤头蛇就猎杀,见到间歇泉就发掘。

有着火种能量的辐射引导,查找还算容易,只是这里的干扰很强,他无法感知更远的范围。

时间推移。

继冰洲锤头蛇之后,沈聪发现了第二种冰球生物。

一种远比冰洲锤头蛇要小,约莫只有十米高的蘑菇形小虫子,起初沈聪还以为是蘑菇。结果一条冰洲锤头蛇悄然靠近蘑菇,蘑菇当即收缩蘑菇头变成一只尖头小虫,扭动身体,毫不费力就钻进了坚硬的地表岩石中。

不过冰洲锤头蛇很聪明,知道守株待兔,趴在附近一动不动。

半个小时后,蘑菇形小虫子重新钻出来,被锤头蛇一头砸成饼干,然后身体滚过饼干,无数口器张开,吸收了这个饼干。

沈聪随后捕猎了一只蘑菇形小虫子。

发现小虫子结构很简单,没有脑子,只有简单的神经系统,动作全靠本能。

“就叫蘑菇虫吧。”

“冰洲锤头蛇吃蘑菇虫,蘑菇虫吃什么?”沈聪观察一只蘑菇虫大概有三天时间,终于弄懂蘑菇虫吃什么。

它吃甲烷雨。

甲烷雨是冰洲的下雨现象,大概每隔一个星期左右,间歇泉喷发的甲烷气体过多,就会引发甲烷的液化。

于是纷纷扬扬跟下雨一样,无数的液态甲烷落在地表上,最终汇聚到蘑菇虫生长的低洼地带。蘑菇虫张开身体的孔隙,疯狂吸收甲烷雨,一个小时时间能从十米高长到三十米高,速度惊人。

“很简单的生态循环,蛇吃虫,虫吃雨,雨来自地底甲烷喷发形成的间歇泉……虽然没有闭合,但食物链也复杂不到哪里去。是本来这里的食物链就很单调?还是被狂暴碎星者的遗泽污染破坏?”

无法判断。

沈聪只能一边继续科研,一边收集火种粒资源,很快就发掘出约莫一百枚大小不一的火种碎片。这份量相当于灵球遗泽总量的五十分之一。而此时巨大的冰洲范围,已经被沈聪彻底探索完成。

“如此说来,我需要继续找到五十个类似这里的冰洲,才能搜刮完冰球的遗泽。”沈聪计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