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今天起开始当孤儿(第4/6页)

很显然,即使是她们现在的这种生活也不可能维持很久,接下来的人生旅途该怎么走,真是一片茫然。

不过,尽管伊丽莎白认为自己这些人很可能前途无亮,命运晦暗,简的看法却远远没她那么悲观。

“……确实,你说的这一切都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找不到有钱的丈夫,接下来就会被扫地出门,搬到比这儿更差的房子去住,然后很可能在绅士阶层之中找不到理想的好丈夫,最后变成一个老姑娘……”

简一脸淡定地如此说道,“……可是,如果往好一点的方向去想呢?不管怎么样,我们至少还不需要亲手从菜地里去挖萝卜和土豆,不用给马儿洗刷和准备饲料,不需要每天动手洗一大盆子的衣服衬裙和床单毯子,不需要亲自下厨操办饭菜,不需要给房子打扫卫生,不需要担心挨饿受冻,不需要担心战火突然降临……即使有着许多不如意,我们的这双手也不用像家里的女仆那样,需要整日劳作才能维持生活。在朗伯恩这个村子里,跟班纳特太太打交道的乡绅和中产阶级,总共只有二十四家。但是实际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肯定远远不止这么点儿。光是在我们的房子里,把管家仆人花匠马夫这些全部加起来,也有十多人了吧。实际上,像我们这种阶层的人群本身,在整个国家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小撮。哪怕朗伯恩的房子最终被那位柯林斯牧师给收走了,我们也还有‘母亲’给我们准备的五千英镑嫁妆,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只要小心谨慎一些,别被骗财骗色,就不至于流落街头。如果我们不是穿越到了英国,穿越到了乡绅班纳特一家,而是穿越到了别的什么地方,很可能过得还不如现在呢!”

“……呃……没想到你这样精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现实主义的辩证思考方式……”

——对此,伊丽莎白也不得不点头承认,简前面那番话说得很有道理。毕竟早就有无数的事实证明,不管你觉得自己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可在远比你更加艰难的境地里,依然有很多人能够生活得有滋有味:实事求是地说,比起网络上那些女性穿越小说里常见的清穿、明穿、唐穿、民国穿、红楼穿、架空穿等等的,自己能够穿到十九世纪的英国乡村,还是在年收入两千英镑的乡绅之家,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这边,至少是在衣食无忧的乡绅之家里,未婚少女们的生活就是看看书,缝缝衣服,参加各种茶会、宴会和舞会,然后再和自己的朋友通信八卦一下,像只米虫一样整天吃吃喝喝睡睡,最后找个男人嫁了……除了实在有点太闲了以外。基本就是一只米虫的最理想人生,比起穿越成中国传统世家里的闺阁小姐,那可真的是要幸福多了:不用裹脚,不用早晚请安,不用锁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可以比较自由的逛街、郊游、参加舞会。在英国也不必担忧战争的威胁,甚至还不用承受西方女性的传统酷刑——束腰。

——在拿破仑战争时代,因为社会上洋溢的浓厚反法情绪,英国这边的淑女贵妇们都抵制来自法国的束腰习俗,而是穿着更加类似现代女装的宽松裙子,以此来标榜爱国。直到英国打赢了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上流社会妇女才开始像欧洲大陆的女人一样束腰,用鲸骨等材料把裙子变成能够勒死自己的刑具……

即使在婚嫁和交际方面,英国的乡绅小姐们也比东方的同行们更加自由一些,虽然家族包办的婚姻依然是主流,但小姐们也可以在符合社会标准的情况下,跟同性或者异性建立友谊,恩,如果能够发展成为恋爱关系再结婚,同样也是一桩美事。至少基本不会出现到了洞房花烛夜,新人才第一次见面的囧事。

西方上流社会的夫妻在婚后一般分房睡觉,以便于尊重彼此的隐私。虽然离婚这种事情目前很难被社会接受,但上流社会那些缺乏感情的夫妻,在婚后自己各玩各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虽然算不得什么好事,但至少也象征着某种意义的平等。而且也不用担心丈夫不停地娶小妾什么的,男人去找情妇,女人也可以找情夫,看看《纸牌屋》之类的美剧就知道,现代的很多上流社会夫妇不也过着这样的日子?

接下来,简又异常犀利地指出了伊丽莎白刚才那些自怨自艾的最荒谬之处。

“……而且,你难道真的以为,年收入两千英镑的班纳特一家,居然算是穷人么?”

……

——虽然在《傲慢与偏见》小说的剧情之中,因为男方亲戚对班纳特一家的各种讥讽和鄙视,总有一种贫穷女方高攀富豪贵公子,“霸道总裁爱上贫穷打工妹”的错觉。但事实上,班纳特一家名下拥有超过两千英亩的广袤土地(考虑到这片土地距离伦敦只有二十五英里,那地价就更夸张了),有着自己的庄园,森林、河流和小湖,绝非某些读者误以为的那种经济条件差的穷乡绅,而是真正的剥削阶级土豪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