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方乱云起(中)(第3/3页)

以此类推,江南富庶之地的市民,必然大多孱弱奸猾,临阵不敢迎敌,所以还是到皖南山区去募兵为好……当然,松江、苏州的失业织工也不能不安抚一二,就把他们都抓去给官军当苦力吧!

于是,周延儒只得捏着鼻子修改了募兵计划,然后提出了真正的重头戏——要钱!

按照他的计算,募集和训练十万军队,并且驱使他们上阵打仗的花费,最起码也需要五百万两银子!

因为如今南京朝廷的武库里几乎是什么都没有,连军械和袍服都要临时赶制,此外还需要铸造大量的火炮。而如今南京的国库基本都是空的,文武百官的俸禄都拖欠了一个月,这笔巨款就只能从缙绅们头上搜刮了,想要提高农税田赋都没用——江南地区乃是东林党缙绅的大本营,农民要么依附在世家官宦手底下,要么就是这些人的佃户。这里的自耕农就跟大熊猫一样稀有,即使榨干了也敲不出几个钱来。

听说居然要这么多的钱,朝堂上的诸位东林君子立刻就跳了起来,口口声声斥责周延儒横征暴敛,残苛害民……但周延儒表示他实在是没办法,想要拉出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就必须大把地砸银子下去才行。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度,建立和维持一支正规化职业军队的花费,都是相当巨大的。

首先,这需要召集大批壮丁,并且给每个新兵付一笔安家费。

其次,刚刚招募过来的人,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士兵,必须进行军事训练,为此就要聘请教官、建立训练场、提供食宿和器械,花很多钱供养这些训练中的“准士兵”。

再次,在训练完毕之后,这些士兵依然需要发放军饷,需要装备军械,需要服被、住所等各种福利,这都是和平时期也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开支。

然后,真正到了战时,各项开支更是如潮水一般涌来——像弹药、箭矢之类,固然是绝对的海量消耗品;而枪械和刀剑的使用寿命,其实也相当有限,最多打上两三次战役就要替换。

此外,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还要购买建筑材料来修筑要塞,雇佣商船、车队来运输给养,准备药品和医生来治疗伤患……无论是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意味着天文数字一般的可怕开销。

最后,伤亡的士兵要发放抚恤金、烧埋费,年老的士兵还要发放一笔退休金。

综上所述,当某个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扩军,职业军队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消耗就会迅速变成了足够拖垮财政的恐怖支出。不管是再怎么丰厚的国库,都会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被彻底搬空。对于实际货币收入相对贫乏的传统农业国家而言,这个矛盾更是尤为突出。

因此,所谓的兵贵胜,不贵久,绝非是一句泛泛之谈那么简单。

而军队中的贪污腐败,还会进一步加剧这一消耗速度——偏偏明军的贪污腐败程度,足以让任何人感到绝望。这五百万两银子的预算里面,能够有一百万两银子被用到实处,就已经是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

可即便明知会有如此的贪腐,朝廷也必须捏着鼻子把军费拨发下去,否则情况只会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