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钱塘江上的征帆(第2/3页)

“……还是杭州吧,好歹能看看六和塔与西湖风光——这年头的上海,或者说松江实在没什么意思。”

片刻的迟疑之后,孙阳作出了决定,“……不过,在出发之前,舟山这边还有点尾巴要清扫干净……”

——于是,当一大群全副武装、面涂油彩的非洲黑叔叔,排着乱糟糟的队形,犹如夜叉下凡般嗷嗷叫着杀上普陀山,吓得庙里那些秃驴们胡乱敲钟,满口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的时候。刚刚席卷了整个舟山群岛的华美共和国远征舰队,又再一次挂起了军旗,扬帆起锚,吹响了出征大陆的号角……

然后,伴随着一阵阵鸡飞狗跳的铜锣声,人烟稠密的钱塘江沿岸,顿时陷入了一片风声鹤唳之中。

“……髡贼!髡贼的大船杀过来啦!”

……

杭州,知府衙门

如今正值过年封印休息的时间,没有什么公务需要处理,衙门差役都早已回家与亲人团聚去了。

后衙的小书房内,杭州知府刘梦谦正在对着冬日的阳光,小心翼翼的擦拭着手中一盏玻璃油灯的灯罩。

——这是知府衙门在去年秋天查封杭州紫明楼的时候,从“澳洲名妓”裴莉秀闺房里抄出来的珍藏品。灯中清澈的鲸油总是散发出一阵阵奇妙的清香,而乳白色玻璃灯罩上刻画的八幅彩色美人图,更是巧夺天工,处处透出一种濯清涟而不妖的美感,远比市面上出售的寻常“澳洲油灯”更加奢华和精致,也让自诩风雅的刘知府一见就爱不释手,就连擦洗灯罩这种粗活也要亲力亲为,唯恐被粗笨的仆役给稍有损伤。

更何况,自从福建总兵黄石勾结髡贼造反,南京方面颁布严令,要求跟髡贼和其余外夷“封港停市”以来,杭州市面上的各种“澳洲货”就断了来源,从店铺里迅速消失,让市民们颇感不悦。哪怕是最普通的澳洲灯,在如今的杭州城里也是有价无市,更别提这种精装豪华版的上等货了。

事实上,对于眼下这场莫名其妙爆发的战事,刘梦谦知府一向是不太赞成的,觉得完全是在主动惹麻烦上身。只是他人微言轻,影响不了东林党大佬们的决断,只能尽量利用这一机会多给自己谋些好处——在查抄紫明楼、完璧书坊等“髡贼产业”,还有清河坊南洋街上那些贩卖“澳洲货”的商铺之时,整个杭州府衙上下都因此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接下来更是又从那些信奉西洋十字教的士绅头上敲了一笔钱。

然而,正当那些捞得腰包鼓鼓的衙役们志得意满,准备“除恶务尽”、“荡尽余寇”,前去查抄郊外的“髡贼巢穴”凤凰山庄之时,居然踢上了铁板——他们这些人拿着铁尺棍棒上门只想着发财,却让那些无视官法的护庄队一顿胖揍,排枪轰打外加长枪突刺之下,一下子就死了十几人,只得一路失魂落魄地逃了回来。

那一次在从凤凰山庄狼狈败退之后,刘知府原本还想着再调集人手过去报复的,不料他盘点了一下自己手里的实力,却发现眼下的杭州府根本无兵可调——此时的浙江巡抚大人,早已带着全省兵马南下温州,号称要平定闽省叛乱,却因为叛军事先抢占分水关这一天险,官军南下无路,只能没完没了地在浙南跟福宁军对峙。而南京那边又忙着抵御江北的闻香教妖人,还有拥立新帝,一时间谁都顾不得杭州这边。

就连之前整日里高喊口号要讨伐髡贼、还大明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的热血士子们,在得知北京陷落、帝驾出奔的消息之后,也把全部心思放在废黜崇祯、拥立新帝的大业上,对福建和岭南的战事都不关心了,更别提杭州的这点破事了……所以,对于杭州郊外居然还有“髡贼余孽”盘踞的事情,刘知府最后也只好打个马虎眼,含含糊糊地敷衍过去了——反正自己这边固然是打不上去,但山庄里的髡贼同样也出不来。

既然如此,索性就这么凑合着糊弄下去吧!或许拖着拖着,这事情就慢慢地平息了呢?如今的天下早已是战火纷飞,官宦缙绅都朝不保夕,杭州这边好歹还是太平地界,自己又何必再多添乱?

等到南京那位怎么看都完全不符合礼法的永和帝登基即位之后,面对着江北乱民和崇祯废帝的双重军事威胁,还有全天下皇族和一大半行省的齐声反对或漠视抵触,东林党之中的“有识之士”更是不敢再无事生非,非但没有督促刘知府继续“肃清残匪”,在前两天反而有东林大佬暗中授意,让他利用凤凰山庄的这条联络渠道,向那边递出了一封书信,企图试探一下“招安”黄石和髡贼的可能性——黄石此獠虽然被逼造反,但似乎态度并不怎么坚决。自从开战的半年多以来,只是派人抢占了分水关,封锁了浙闽通道,却没有进一步北上浙江的迹象……于是便给了南京方面“或许可以和平解决问题”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