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南美的中原(第4/5页)

说到这里,黄石忍不住叹了口气,“……所以,对于皇太极刚刚派人来提出的新交易,我感觉很犹豫。”

“……哦?什么交易,继续拿人口换粮食?我们这边绝对是多多益善!”莫茗少将不假思索地说。

“……不是,今天被驱赶过来的这些流民,已经是后金朝廷‘官方’组织过来的最后一批货了,以后最多只会有一些私下的小规模人口交易,不会再有这样大规模的‘卖猪仔’了——毕竟皇太极也很清楚,人口才是最核心的生产力。如果把人口卖掉得太多了,那么明年的田地就会继续被抛荒……所以,在把京畿的流民削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后,他就不打算再向我们贩卖人口了。”

黄石如此说道,“……可他还是想要从我们手里获得更多的粮食、布匹、烧酒、药物、食盐和其它日用品……其实原本连军械和火药都想要购买的,但被我拒绝了。”

“……那他拿什么来支付?该不会是想赊账吧?”王秋有些吃惊地说,“……还是说他舍得掏银子了?”

“……不是,他把紫禁城搜了个底朝天,折腾出一堆据说很值钱的古董,甚至连大殿上的铜龟和金丝楠木柱子都拆了,想要用这些玩意儿来抵账……”黄石摊了摊手,“……这笔生意要做吗?”

对于古董这种破烂玩意儿,在座的诸位都兴趣不大。不过,在这个冬天给女真八旗兵输血,让他们在失去利用价值之前,对明廷造成更大的破坏,乃是华盟近期的战略决策。所以在请示了后方的意见之后,前线众人还是捏着鼻子同意了这笔交易,只是价钱得尽量往下砍。

毕竟,想要扭转国人安土重迁的保守思维,从中原故土榨出大量的人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这片土地陷入长时间的毁灭性战乱。说得难听一点,八旗兵在关内造成的破坏和恐慌越严重,穿越者们吸收移民就越容易——反正按照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他们本来就是统统都要死的……

敲定了这笔生意之后,舱室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众人开始一边喝茶,一边讨论些不重要的话题。

“……对了,既然皇太极把紫禁城都给拆了,那么他在北京住哪儿?”莫茗少将不经意地问道。

“……一开始是住在中南海,后来又搬进了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府邸,根本就没在宫里待过多久……”

黄石答道,“……其实,皇太极这家伙一向不怎么注重享受,生活上可能还没有明朝的知府讲究呢!”

“……我想也是。怎么说也是一代明君么!”王秋附和道,“……记得是在初中的时候,我曾经去沈阳故宫玩过一次,发现皇太极的日常起居,似乎很符合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帝王生活形象:皇太极和他的几个妃子,似乎都是住在一座凤凰楼上,正宫娘娘住正房,其他的女人住偏房。每个房里都有火炕,还有锅灶,民间说的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估计就是这样的。而且,不算后来清朝增修的建筑,在皇太极的时代,整个沈阳后宫也就是地主大院的水平,皇太极和随便哪一个女人嘿咻,估计全院都能听着响声——反正我很难想象孝庄和海兰珠住在斜对门,低头不见抬头见是啥感觉……”

“……她们不是亲姐妹么?互相理解一下吧,正房不是还有她们的姑姑嘛!”黄石随口答道。

“……也是,哲哲皇后住正房……”莫茗一边用智能手机搜索资料,一边点头道,“……我查了一下,在皇太极的后院里,除了从林丹汗那里接收来的囊囊太后娜木钟,其余的女人好像基本都是姑姑、姐姐、妹妹之类的亲戚关系,当真是床上一家亲。这就是玩‘全家桶’的好处——后宅和谐啊……”

提起这个充满暧昧的话题,众人都发出了只有男人才能理解的嘿嘿笑声……

闲谈了一会儿之后,黄石就起身准备离去——作为整个东亚战区的最高指挥官,他如今要同时负责天津、山东、福建和日本这四个战场的攻略,未来或许还要开辟更多的新战线。虽然如今只有日本处于热战状态,但仍然到处都有事情需要他决策和拍板。亏得现在有卫星电话和【随意门】,否则还真是忙不过来。

但是,就在他出门的时候,却听见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都是“叮”的一声,然后王秋便立即摸出手机一看,脸色顿时十分古怪,“……呃?最新军情公告,南京方面有异动?东林党正在谋划拥立新帝?!!”

“……不会吧?崇祯皇帝如今还活着呢!南京的那帮人也太胆大包天了吧!君臣大义都到哪里去了?”

黄石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而且,历史上的那位南明弘光皇帝,也就是现在的福王世子,眼下也还在洛阳待着,连老福王都还没被李自成弄死,南京的那票东林党又准备拥立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