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万里大移民(下)(第2/3页)

“……这已经是极限了!需要人口的地方又不止你们一家!而且你们这边的军事压力是最小的。”

王秋挠了挠头发,叹了口气,“……东岸共和国被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包围,已经跟西班牙人爆发了两场惨烈的大战,各种小冲突和代理人战争更是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海参崴的远东公司正在策划对辽东发动一场全面进攻,端掉皇太极的老巢,为此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新兵。海南岛的临高集团同样有大片荒地等待开发,还有炼钢厂和纺织厂都需要成千上万的工人。南非和马达加斯加的现有人口凑起来还不足三千,却已经在那片土地上面临着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挑战,此外还有非洲本地人的反抗……最后,位于澳洲珀斯的同盟首府城市还没有建造完毕,暂时不打算引进太多的本时空土著移民。但是等到新城落成之后,同样也需要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来开发蛮荒的澳洲大陆。为了同时给这么多的地方搜罗劳动力,山东战场上的登州军已经完全停止了军事行动,从军队到民政部门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收容和训练流民上——眼下的整个中原,确实有上千万农民正在慢慢饿死或者互相攻杀,但能够熬过一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活着跑到登州来的,却是一百个里面也未必有一个……”

说到这里,俯瞰着正在街道上一边结队行走,一边好奇地左顾右盼的山东移民们,王秋不禁有些唏嘘——当他们在中原的时候,性命低贱得不如猪狗,大明朝廷和缙绅地主都恨不得他们快些饿死;但是在穿越者建立的海外国度里,他们却是每个人身价三四百两白银的“贵重品”,高达中原人口价格的百倍以上……按照华美共和国的安排,他们很快就将进入各处农场和厂矿,为这个“天选之国”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或者加入边境驻军,跟北方的易洛魁人和法国殖民者争夺五大湖四周的沃土,拓展华夏文明的空间……

——对于华美共和国与东岸共和国,乃至于整个华盟来说,只要有了人口,就等于有了一切。

哎,正是应了那句老话: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些人口滞留在小冰河期灾荒频发的明末中国,只能凄凄惨惨地饿死冻死,或者毫无意义地自相残杀。但如果把他们组织移民到了未开发的美洲,却可以开拓蛮荒、缔造文明,于海外再造中华,谱写出一曲征服世界的传奇史诗!

目前,华盟下属的各个穿越者势力普遍发展迅速,到处都迫切需要人口。但中国的传统就是“故土难离”,要不是实在走投无路,通常很少人愿意搬到其他地方去。亏得如今中土正处于民不聊生的明末乱世,连年蔓延的自然灾害和腐朽无能的大明朝廷,已经在帝国的本土制造出了数以百万的流民——当一个人突破了心中那道坎,真正沦为了流民之后,通常就只会盼着有个落脚的安生地方,不会再介意远离故土了。

“……对了,拨给山东的粮食准备好了吗?现在就差你们的那一份援助物资还没给了。”王秋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对齐建军总理问道,“……登州镇的刘民有大总管可是整天叫苦,担心粮食不够呢!”

——在一大批有了可以全球实时联通的【随意门】之后,相比于每次都要问哆啦A梦借口袋的跨位面物资运输,反倒是在华盟的各个加盟国之间互相调拨物资来得更加容易……所以,目前登州镇招募流民所需的粮食、衣被、帐篷等物,绝大多数都是从南北美洲、海参崴、海南岛和台湾这些地方筹集的。

如今,登州的军民正吃着北美的玉米和咸鱼,穿着南美的棉布,点着南极的鲸脂蜡烛,拿着澳洲铁矿锻造出来的镰刀,牵着非洲的健牛耕地,播种着来自二十一世纪(现代世界)和二十二世纪(哆啦A梦世界)的种子……其混搭之风真是充满了世界帝国的范儿,让人深感无语。

“……第一批的一千五百吨玉米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通过【随意门】运到那边的战舰里去。”

齐建军总理指着下方的广场随口答道——在刘公岛上囤积的这一批移民运送完毕之后,国会大厦里的【随意门】就被拆了下来,如今正在一支荷枪实弹的军队护送下,往曼城的国家粮库运过去,“……此外还有五十吨咸牛肉、一百二十吨咸鱼和二百吨小麦……总之山东那边是绝对不用担心饿肚子的。事实上,如果山东那位陈将军肯答应的话,我们随时可以划出弗吉尼亚州或马萨诸塞州的土地,让他们登州镇全镇五六十万人口统统搬迁过来,让陈将军在这边继续担任州长,嗯,再兼任副总统也行……”

“……呵呵,这个建议恐怕缺乏可行性,陈新和黄石都不会乐意放弃山东半岛的屯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