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贡试(第2/4页)

朱铭依一时没有来得及反应,见方信做得漂亮,笑了,等他离开,就说着:“也罢,既已入住,不如就去酒楼喝点洗尘酒,想必这时,能居此中,都是一省一府之俊秀,倒真的要结交一番了。”

现在举人,说不定,以后就是同榜年兄,拉些关系也是应该,方信看了他一眼,笑了。

出了门,却见院中,正有一位十七八岁的举人出来,此人面如冠玉,青衫飘然,却自有一种雍容之气,见得了四人出去,温和地笑了笑,已经尽显大家族子弟风范。

朱铭依眼睛一亮,上前问着:“小生从江府朱铭依,这位,也是从江府出身?却是不常见得。”

这个少年拱手为礼,说着:“小生裴许宣,家父出自从江府,因此小生也是落籍于此,只是家父现在异地为官,所以不常见罢!”

“哦,原来是裴兄,幸会幸会。”朱铭依更是眼睛一亮,其他三人也上前见礼,说了一些话,这人才告辞。

四人之中,郑成艺最是年长,性情也最宽厚,笑地说:“这是何人啊?”

“郑兄,这可是官拜钟鸣省布政使的裴双霖之子,幼时,就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就作《东水亭记》,十二岁,就在钟鸣省中秀才,十五岁恩科时,在帝都就考,名列帝都临恩府举人榜首,真正是少年英豪。”朱铭依说着。

方信却默不着声,他用灵眼看去,却觉得此子,一丝紫气凝聚,如花在顶,却真正是大贵之相,日后当有公侯将相之格,如是机缘凑巧,甚至还有化蛇化龙之机。

当然,化蛇化龙,都必须是天下有乱,水浅不可养得龙蛇,这已经不是个人命格,而是整个大局的演化了。

但是目前所见,此子却是潜质第一,却听见邹利兴好奇问着:“他落籍从江府,也可在别处考得?”

郑成艺解释地说着:“大凡家属跟随官员而去,童生秀才可在当地考得,但是举人却必须到帝都或者原籍而考,这次考贡生,他还是安南省籍,这驿舍分有二十八省院,每省院有一百二十房,不过,想必此子不会住在驿舍,在京中另有住宅,现在前来,只是在这里应个景罢了。”

说完,四人就去酒楼喝上一杯,因此就拉开了在京的生活。

但是众士子,虽然也有喝酒游玩,不过更多时间,还是人人苦读诗经,或者相互交流,现在科举非常严格,特别是贡试,考题连主考官都不知道,而直到考试当天,才由圣旨发下,至于考卷,全部是糊名登录。

开国以来,就算朝政日渐腐化,但是科举却为一方净土,虽然不可能非常干净,但是比起其他政事好多了。

建国百年来,到了贡试这步,一旦舞弊发现,毫不留情,杀头的考官已经有二十余人,其家属更是流放,而考生本身,立刻杖二十,革功名,永不录用。

所以,就算有舞弊行为,也不是那些普通举人所能参与,毕竟为了几百上千两银子搭上性命前途,甚至牵连家族,实在不值得,如是要钱,你下去为一知府知县,三年就有十万银子,那到反而没有多少风险,这又何必呢?

所以众举人,也就是开始入住时,喝酒结识,以后就大部分人苦读,揣摩经典,有时也消遣一下,外出喝酒论文,言谈欢笑,褒贬时政——这本是举人的特权。

不知不觉,时光就带到了八月一日,决定来京三千举人命运的时刻来临了。

大楚考试,多在秋闱,闱当然就是考场的意思。

八月一日,众举子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情,前往着贡院参与考试。

“各位,此时要心定,无需带上东西,都随我一起去罢!”郑成艺说着,这时天还蒙蒙亮着,众人也都客气地谢过,跟了上去。

出了院子,此时,各院之间的街到上,已经汇积成了一条人流,这些人流中,个个全是举子老爷,汹涌流向贡院。

这种大考,谁敢懈怠,因此等几乎全部举子到达贡院前面,时刻还没有到,这时,又调来了一营甲士,使区区一个贡院,达到五百甲士的规模,简直可比喻王府森严了。

举子个个站着休息,三三两两好友围成一圈交谈起来,方信很有意思地观看着举子,其实现在人人紧张,因此谈笑也不过勉强。

特别是邹利兴,脸色甚至有些苍白,见好友安慰,就苦笑地说着:“惭愧,家里贫寒,无法供读两人,本来家中还有一兄,本也熟读经书,为了赚钱养家,却中了秀才后,进了明经科,当了九品吏,这次上帝都赶考,兄长倾其所有,每想到这个,就想,如是不中,何以回去面兄?”

听了这话,三人都是默然,其实,考进士,也不是大楚朝廷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