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营垒(第2/2页)

兵法曰:致人而不致于人!

张顺明白其中的道理,那身经百战的“大清国皇帝”洪太没有理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既然你想让我调整防守重心,那我勉为其难的调整一下,但是决不能如你所料那般把整个防守重心全调整过去。

古代中式战争,有一个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战争的形式,那就是营寨。

凡大战将起,先立营寨,然后求战。

之所以如此,这是由交战双方的工程作业技术和交战规模造成的最佳选择。

兵法曰:未虑胜,先虑败。

数万人马,疾行千里,遇敌而战,非旷日持久不能分出胜负。

如果一方安营扎寨,而另一方面却不然。

一旦三两日不分胜负,没有营寨一方不但要风餐露宿,更是要时时刻刻面临着对方的袭扰,后勤辎重又无法存放,那自然唯有失败一途。

故而,双方大战将起,第一步较量就是安营扎寨。

这安营扎寨也分成不同的标准,若是寻常行军,自然是设置栅栏,稍作布置便罢,这是临时营寨。

若是驻扎时间较久,那就需要伐木垒土,几如筑城,这个便是长久营寨。

而如今双方这种集营寨和堡垒为一体,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已经不能再称之为营寨,而是由一处处防御点组成的战争营垒。

每一处营垒的挖掘和堆砌,就好像棋手在棋盘上落子一般。

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早已经刀光剑影。

如此过了七八天,双方皆立营垒完毕,张顺和洪太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不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