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完全压制!(第2/3页)

问题是,这家伙又不是罗纳尔迪尼奥,有什么可特别注意的?

真说注意,万胜也就想起一个奥利奇的名字。

奥利奇真的很名不见转!

他已经26岁了,还只是很普通的球员,他在莫斯科中央陆军能打上主力,但表现也只能用稳健来形容。他技术不出众、进球数也不多,所以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也没有媒体认为他以后会多出色。

万胜知道奥利奇,却是因为奥利奇未来会加盟拜仁慕尼黑,并在欧冠上有不错的表现。

这是因为万胜看过一场拜仁慕尼黑和曼联的比赛!

对于那场比赛,万胜的印象很深刻,最终拜仁慕尼黑淘汰掉了曼联,挺近欧洲冠军杯半决赛,在比赛中,拜仁慕尼黑最重要的功臣就是这位名不见转的奥利奇。

其他……就没有了。

不过能加入拜仁慕尼黑以及在欧冠上打破曼联球门,这两点已经证明了奥利奇的出色,他的能力或许很平庸,但在职业足坛只要能被人记住的球员,肯定都有自己的特点,至少他们会比那些直接被遗忘的家伙强的多。

所以万胜在赛前提及了奥利奇,并说“他会是最有威胁的球员”。

实际上,万胜也确实嘱咐了球员们要注意对奥利奇的防守,但也仅是如此了,德比郡面对莫斯科中央陆军,实力上和战术上都没有劣势,所以他们不需要对对方明星球员进行太多的针对,反倒应该是莫斯科中央陆军在防守的时候,要多注意限制德比郡的球星,比如范德法特,再比如弗兰克·里贝里、莫瑞斯。

所以对于对方的前锋瓦格纳·拉夫总是失误……万胜还是比较诧异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其实和他在赛前说的话有关。

或许这就是现实版的“蝴蝶”效应。

万胜本来只是随口夸赞了对方一个球员,哪想到对方的另一个球员会受影响表现的很差?

要说是因为他对瓦格纳·拉夫的不重视导致对方反感……好吧,其实万胜对整个莫斯科中央陆军全队都不太重视,他所重视的是整个比赛,战术、布置、大局等等,这些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

至于一个21岁年轻巴西小将的傲娇!?

就让他继续傲娇去吧!

……

德比郡的庆祝进球时间有些长,但主裁判并没有快速打断,因为他已经给了范德法特一张黄牌,所以等两队重新回到赛场上,时间已经快要过去了两分钟。

“稳住!多注意防守!”

趁着还没有开球,加扎耶夫不断大喊着提醒队员们。

万胜的提醒则是截然相反,“多跑动!逼抢!给他们压力!最好把他们逼在半场里!”

这就是两队战术的区别。

在面对德比郡时,莫斯科中央陆军只能选择稳固防守,这样才有机会争取胜利,而德比郡则不同,“OS-Fast”的进攻体系,越是取得压制,优势就越是明显,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压制对手,利用全场紧逼和快攻足球,让对方出不了半场,做到这一点,基本就胜负已分了。

比赛重新开始后,德比郡也是这样做的。

他们把阵型向前压了不少,快攻足球打的对手措手不及,那种带起的比赛节奏和速度,让莫斯科中央陆军球员很不适应。

比赛时间过了20分钟,到现在开场阶段已经过去,两队完全发挥了实力,比赛进入高潮阶段。

任何人都知道,到这时的局势,也就等于给全场的情况定下了基调,而场上德比郡占据了绝对优势,也就是说,这场比赛很可能德比郡会一直占据优势,莫瑞斯中央陆军也只能在被动的情况下寻找机会。

对这种被动的局势,其实俄罗斯球迷是有心理准备的。

德比郡这个名气,对于很多英格兰外的球迷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当莫斯科中央陆军在联盟杯决赛遇到德比郡,不少俄罗斯球迷都主动去了解德比郡,结果就发现这支一支极为擅长进攻的球队,他们甚至在联赛压制曼联和切尔西。

迎战这样一支球队,显然和对方打对攻是不明智的,所以比赛变得被动也是十分正常的。

可他们还是为局势担心。

主要因为莫斯科中央陆军实在有点太被动了,他们完全被压制在了半场,看起来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反观德比郡的进攻连绵不绝,似乎根本都不会停止。

关键是在这种被动的局势下,莫斯科中央陆军还落后一球啊!

这样继续下去,莫斯科中央陆军要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机会把比分扳平?这样比赛下去,莫斯科中央陆军还会有希望取胜吗?

不少球迷都质疑起来。

实际上,比赛场上的莫斯科中央陆军球员也感觉到了压力,他们是完全遵照主教练加扎耶夫的战术在比赛,可哪想到提着提着球队就变得这么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