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差别(第2/2页)

相比之下,孙博然的作品更加生动,无论是人还是鱼,甚至是背后的一片草叶一根树枝,都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鲜活感觉,好像它们是真的存在的一样。

难怪连天青收集了这么多孙博然的画作,这位许问之前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工匠,的确是真真正正的大师!

而许问雕刻的这个,明显生硬多了。单独看也许不觉得,但两个摆在一起,这种鲜活感就明显少多了。

许问清楚地记得连天青的一句话,对于工匠来说,技巧是基础。所有的表现都是建立在技艺这个基础之上的。

同样的作品,他的表达不如别人,就是他的技巧不如!

但现在,许问掌握了杨木巧,在基础技艺上已经不缺了,但缺的是什么?

还是技巧的发展与变化。

这种变化的结果带来的,就是实际的成品、就是个人的风格。

许问长出一口气,盯着这两座极为相似的木雕,凝神细思。

十八巧,十八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在他脑海中一时分散,一时合并,进行着千变万化的组合。

最后,他的眼睛突然一亮,放下手中工具,返身从架子上拿下一本书。

《百艺集》第一册,正是骆一凡借给他的那本册子。

他连翻几页,程氏木雕的第一种手法出现在他的面前。

许问俯身低头,再次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