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杀青(第2/3页)

更不用说还有广告植入,以及卖给电视台、视频网站、海外市场的收入。

听到苏乘风的话,萧楚微笑道:“既然苏董的最高目标,也只是10亿票房,那么咱们就更不用去赌大档期了。”

“只有那些大制作头部电影,才必须选择大档期,因为只有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春节档这样的大档期,才能容得下它们的体量,拿下预期的超过票房,好获得收益。”

“像咱们《石头》这样的小蚂蚁,找个普通档期,多啃两口,也就够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拍摄和后期制作都一切顺利,可以选择11月中下旬上,这样离贺岁档的圣诞节,有一个月的空窗期。”

“这期间大片都不会来,上映的都是各家公司的中小型片子,咱们的《石头》如果表现出色,靠口碑,走长线,拿下10亿票房,并不是妄想。”

萧楚顿了一下,开玩笑道:“要是咱们的《石头》真的表现得很出色,等一个月后,秘钥到期,还可以申请延期放映,那样还能继续在圣诞节和元旦再吃一波。”

“这样贺岁档,咱也蹭上了。”

贺岁档以前是指从11月底,到春节之后的超级档期,囊括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西方情人节等各种节假日,是一年中电影票房最火热的时候。

后来春节档爆火,自成一档,贺岁档的定义,就变成了只包括圣诞、元旦前后的档期。

不过尽管缩水了一大截,贺岁档依旧是和暑假档、国庆档、春节档并列的四大超级档期之一。

剩下的像清明档、端午档、七夕档,都只是票房小档期。

而除了这几个档期之外,其他时间,都算得上是票房淡季。

像国庆档和贺岁档之间的11月,就是典型的票房淡季,国产大片都不爱来,是各大中小型片趁机上映的时候。

不管哪个档期,只要质量够高,口碑够好,都能有很好的市场反馈,经常会出现无大牌导演、无大牌演员、无大量宣传的“三无”片子,在竞争较小的票房淡季里脱颖而出,获得高票房。

苏乘风听萧楚说完所有理由,认真思考起来。

几十秒钟之后,他说道:“萧楚,你说的有道理,不过11月份虽然国产大片不会上,但是按照往年的安排来看,都会有北美的片子进来,这一点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

萧楚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立即回道:“苏董,其实没必要太把包括北美黑莱坞在内的外国片子,放在心上。”

“从很多年前开始,黑莱坞的电影,就已经干不过咱们的国产片了。”

“这点从历年的年度中外票房占比,还有咱内地的历史票房排行榜,都能够得到证明。”

“除了少数几部黑莱坞的大IP系列电影,其他的黑莱坞电影,在咱们优秀的国产片子面前,都没有多少竞争力,几次正面对决都败下阵来。”

苏乘风有些怀疑:“真的?”

站在他旁边的助理,立即十分上道地拿出手机,快速搜索起相关信息来。

很快,他就把手机递给了苏乘风。

苏乘风接过去后,看见官方票房统计数据上,果然近十年以来,年度中外影片票房占比,国产片的份额都要远远超过外国片。

其中最低的占到了内地年度总票房的55.4%,然后一路上扬,去年国产片已经占到了71%,包括北美黑莱坞在内的外国片,仅占29%,不足三成。

而内地历史最高票房排行榜上,来自黑莱坞的电影更是只有一部,而且只排在第9位。

按照国产片每年出爆款的概率来看,不用两年,这部外国影片独苗,就有可能被挤出前十。

苏乘风又翻到了第三页。

看到去年11月份票房淡季期间,的确有几部黑莱坞电影上映,但是票房表现都很一般,整个11月上映的所有影片里,票房最高的是一部香江的特工悬疑片。

苏乘风把手机递给纪元石,让他和张松鹤也看看。

然后说道:“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不会是主管部门,把好的当期都留给国产片,像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这样的大档期,都不让黑莱坞影片上映导致的?”

萧楚摇摇头道:“不是的,可能有些外行人会这么认为,比如一些黑莱坞影片的拥趸、粉丝,见黑莱坞影片的票房不如国产片,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其实只要去查一点资料,就会发现,不是主管部门不让他们上这些大档期,而是他们自己不敢。”

“实际上,几年前像暑假档这样的大档期,也是有黑莱坞电影上映的,只是没有打过同期的国产片。”

“后来为了减少损失,黑莱坞片方决定,或者是国内发行商的选择,就慢慢地把黑莱坞片子挪到了其他档期,主动避开国产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