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5章 尝胆不卧薪(第3/3页)

勾践平日里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他的夫人则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

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与此同时,勾践还将越国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以美色消磨夫差的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此外,又重金贿赂吴国太宰伯嚭,让其散布伍子胥谋反的谣言。

公元前484年,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又率军攻打吴国,并将吴王夫差包围于姑苏台。

夫差像之前被围会稽山的勾践一样,派人请降,然而勾践自己已经尝过了这种滋味,又怎么可能会同意呢?当场就拒绝了。

夫差绝望之下,饮剑自尽。

勾践灭吴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吴国被灭之后,范蠡隐退,并给文种写了信,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不信,认为自己劳苦功高,越王不至于这么对待自己这个功臣,但他却告了病假没有去上朝。

于是,有人就在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

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于是,文种自刎而死。

范蠡隐退之后,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到最后,范蠡又迁徙到了陶丘,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范蠡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

看到这里,向南缓缓地收回了“时光回溯”之眼,即为伍子胥和文种的遭遇感到惋惜,又为范蠡最后的急流勇退而赞赏。

至于越王勾践,“尝胆”是“尝胆”了,“卧薪”却是没见着,他隐忍多年,最终灭吴,也的确是励志的典范,但鸟尽弓藏的做法,却是值得商榷了。

当然了,往事已矣,历史终究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可以看清自我,也可以看清他人。

想到这里,向南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些沉重的话题抛在一边,又继续开始在博物馆里逛了起来,他还记得,荆楚博物馆里的四大镇馆之宝中,还有一件古陶瓷的,叫作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有这机会,当然要好好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