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业界劳模(第2/3页)

因为创作,本身就需要积累。

特别是艺术创作,不是工厂的流水线,只要打开了机器,就可以源源不断生产。

尽管电影产业,也强调工业化。

不过那是指分工,任何事情都可以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最重要的是,每个工种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专业人才。

并不是说,电影不需要美学。再简单粗暴的爆米花电影,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拍得出来的。

看似简单、直接,没有内涵的剧情,其实都是经过了精细的计算,保证每个节奏,每个节点,都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这种精密的计算,对于主创团队本身的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

要不然,巨头年年投资十几部大片,为什么只有其中的几部赚钱了,剩下的基本是血亏。

无数人希望,可以研究人类的心理,研究所谓的大数据偏爱,再按照大数据提供的元素,量身为大众打造所谓的大片,从而掌控“财富密码”,支配整个市场。

可惜……

这个想法,破产了。

说白了,电影是人的情感产品的体验,需要打通人的精神、心灵来占领市场。

偏偏人类的情感,充满了不可控性。

大数据,只是掌握了人的习惯,却掌控不了人的思想。

要知道,人的思想,比闪电还快。

上一秒,想着尝咖啡,下一秒,就想着喝绿茶。但是真正到了店铺,看到了珍珠奶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

这种不可琢磨性,根本不受控制。别说大数据了,连人自己也控制不了。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不去研究什么大数据,不去考虑什么市场风向,而是用心去琢磨电影,认真拍摄电影,让观众感受到诚意,票房自然不会让创作者失望。

可是这个诚意,无疑很耗费精力。

很多导演,拍摄了一部好电影之后,就把数年的灵感消耗一空,根本不知道,下部电影要拍什么。所以又要从新充电,在积攒了足够的想法之后才开工。

这叫爱惜羽毛,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像周牧这样“高产”的导演,绝对是行业中的异类。

这不,才休息了几个月,就要开戏。

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杨红很开心,再次确认,“你别是在哄我啊。”

“真的。”

周牧点头,又补充道:“不过这一次,我要拍文艺片。”

“什么?”

杨红懵了,“你?拍?文艺片?”

“对!”

周牧忍不住笑道:“红姐,你的反应这么惊诧,好像很不看好我的样子呀。”

“……废话!”

杨红整个人泄气了,瘫软在老板椅上。

她有点不甘心,苦口婆心劝说,“周牧,你在商业片上玩得好好的,不要一头栽进文艺片这个大坑中啊。”

“如果你想拿奖,你本身就有满天星最佳导演奖杯了,另外还有百亿票房的光环在身,不需要什么荣誉证明自己了。”

“哦,对了。我还听说,你有机会评选为新一届国家文化名人。虽然得不得,还没最终结果。但是受到推荐,入围到名单中,就是最大的胜利。”

杨红不断劝说,“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你还在乎一些人瞎说什么?”

在听说周牧要拍文艺片的一瞬间,她就觉得是有一些人在周牧耳边鼓动,说了什么闲言碎语。

什么德不配位。

什么只有文艺片,才有内涵。

什么电影是艺术。

什么商业片,只是视听垃圾。

……

总而言之,类似的言辞,杨红听多了。

可以说,在充当许青柠经纪人,捧她上位的期间。她也耍了一些手段,以此算计许青柠的对手。

还真有人上当了,落入文艺片的大坑中爬不起来。

与之相反,在她的安排下,许青柠逐步脱离了文艺片的桎梏,在商业片中崭露头角,晋身大花之列。

就是经过这些操作,让杨红充分认识到。

所谓的文艺片,充满了内涵,深得好评的背后,那是由于看文艺片的人稀少,评分才会高。

文青、小众,永远不是主流。真正的大众,不会有多少个人,对于文艺片感兴趣的。

青红文化想要成为巨头,那么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在商业片领域中耕耘下去。

《时间囚徒》,似乎很文艺。

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披着文艺外衣的温情片,时间重置,悬疑破案,才是最大的卖点。

所以电影的内核,还是商业大众主流。

对于杨红的苦劝,周牧哭笑不得,“红姐,放心,我不是受了谁的蛊惑,才要拍文艺片的。”

“事实上,我要拍的电影,只是看起来很文艺而已。你放心,我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基本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