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9章 挥手(第2/3页)

“张老师您是真的关心孩子们。”吕洋洋笑着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对殷家杨说道,“殷校长,让学生们散了吧。”

殷家杨点了点头,然后过去疏散孩子们。

等到孩子们散了之后,张重才跟吕洋洋他们进了学校。

学校的院子里面没什么好看的,可能是因为学校人少,一些体育设施看起来比安平第三小学的体育设施还要新。

张重他们直接去了学校的图书馆。

跟安平第三小学不同,挥手小学的图书光放在了三楼。

这一点小细节让张重感觉就不太好,学校三层楼,为了方便学生们借书,图书馆这种东西最好是放在二楼,这样不管是几楼的学生过来借书都不用走得太远。

不过校长殷家杨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楼上都是高年级的学生,而借书的也都是高年级学生,所以我们就把图书馆放在了三楼,可能要多走几步路,辛苦您了。”

对于殷家杨的解释,张重勉强可以接受。

挥手小学的图书馆比安平小学的还要大一些,跟普通教室差不多大了,里面的书也要更多一些。

张重问了一个之前问过李秋云的问题,“你们图书馆是怎么运行的?平时怎么借书?”

“我们图书馆是凭借书卡借书的。”殷家杨笑着说道。

“可以给我看看你们的借书卡么?”

“当然可以。”殷家杨点了点头,然后从图书馆的柜台上找了一张卡片出来。

张重接过卡片看了起来,这张卡片非常简单,大概只有银行卡的大小。

一面画着挥手学校,另一面画了一些格子。

“这些格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对于这些格子的用处张重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些格子非常小,根本不可能写得下书名,甚至连完整的日期写上去都有些困难。

殷家杨解释道,“学生们借书之后,我们会在他们持有的借书卡上画一个勾,这证明学生们借了一次书。”

“只是画一个勾?目的是什么?”

“考虑到有些学生会乱借书,所以我们规定了借书的次数,每个人一学期最多只能借二十本。这里有二十个格子,画完就没有了。”殷家杨说道。

听到这个规则,张重再次皱起了眉毛。

这种直接规定了上限的做法,听起来有些不太鼓励孩子们读书的感觉。

“这种借书卡有实名么?”张重拿着借书卡翻了好几遍,这就是个普通的厚纸片,也看不出来有实名的可能,不过他还是跟殷家杨求证了一下。

“没有实名,我们的卡片都是直接发给每个学生的。”殷家杨说道。

答案果然如张重想的那样。

张重提出自己的疑问,“既然没有实名,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有学生的二十个格子不够用,就可以拿其他人的卡片过来借书?”

殷家杨愣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是这样的,虽然我们怕学生们乱借书,但是也考虑到有些学生可能比较爱读书,一学期二十本书不够他们看,所以放宽了规则。那些格子不够用的学生,可以借用其他同学的借书卡来借书,这样两边都可以顾得到。”

好一个两边都可以顾得到,听完殷家杨的解释,张重差点笑了出来。

这个殷家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脑子还是比较灵活的,有点急智。

他刚才愣神的表情证明他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是张重问出来他才意识到的,但是他很快就能圆得上来。

张重没有继续往下问,转而问道,“那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借书卡?”

“嗯,借书卡每个学期都会发,每个人都有。”

“那学生们借书的情况怎么样?”

殷家杨笑道,“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有时候图书馆这边的管理人员都忙不过来。”

“你们有学生借书的记录么?”张重问道。

“当然有,我这就拿给您看看。”殷家杨又从柜台下面拿了一个厚厚的本子上来递给张重。

这本子份量不轻,张重拿到手上能感觉到往下一沉。

里面的记录有很多。

本子的页面跟安平小学的册子差不多,一页能记二十条记录这样。

安平小学的册子记了七面,而挥手小学的册子可就不得了了,竟然记了有二十多页。

接近五百条借还记录。

这意味着挥手小学的学生们,平均每个人借了五本书。

“看来学生们确实很积极啊。”张重表情奇怪地说道。

殷家杨没注意到张重的表情变化,还在说:“我们学校一直都比较提倡学生们看课外读物,有时候老师们也会带着学生们一起看书,耳濡目染,孩子们对看书也就非常积极了。”

“看得出来你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非常细心,这册子保存得非常好,这很难得,这个册子被翻了至少上千次,按说前面的这些页面应该会有些显久,但是现在看起来还挺新,这应该是那位图书馆管理员的功劳。不过既然学生们借书多,管理员忙不过来,怎么不想着增加其他管理员,给原来的管理员分担一下?我看这些记录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他应该很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