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做学问是有门槛的(第3/3页)

有人就问了,教授学问的时候怎么可能产生冲突呢?

那就得好好的了解了解大唐的知识产权了。

在大唐,有很多知识是人家世家豪门的不传之秘,很多在当地学习,并且学有所成的学子,或多或少都登门求教过。

他们在成为了蒙学的先生以后,会下意识的宣讲人家的学问,然后就讲出事了。

人家世家豪门不答应了,就开始闹了,开始找事了。

比如,琅琊有位蒙学的先生在教授蒙童们写字的时候,下意识的传授的蒙童们王氏的笔法,被王氏知道了,就不答应了,就闹上门了。

事情密报到朝廷的时候,还在闹。

有人可能会觉得,临摹王氏书法的人在大唐有很多,为什么王氏不找其他人去闹呢?

这就是阶级的问题。

在大唐,有门第的人学习人家的学问,会获得极大的宽容,没门第的人学习人家的学问,会被人以窃学为名,喊打喊杀的。

看似可以随便印刷,随便宣讲、随便学习的各种学问,其实是有门槛的。

要越过这种门槛,只有两种方式,要么你是门槛里的人,要么你得重金求取,并且保证绝不外传。

而这两点,没有一点是贫寒百姓能够满足的。

这也是世家豪门把持学问,让自己一直处在智者位置上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