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访谈韩舟是个大折磨(第3/5页)

那个时代,球不是球体的意思,而是圆润的玉的意思清代才有球的说法。

那么地球二字是怎么莫名产生的?

看到世界地图是不可能取名出地球二字的,所以唯一的可能是,有人看到了地球仪,才会顺理成章给它取名地球,因为地球仪看起来就不像个丸,而是更接近当时生活中的一些球体,而已经有了球的说法,加上地球仪给人的直观感受,才会让人给它取名地球。

没错,逻辑上应该先有地球仪后有地球。

无论是地星,地丸,都不可能取名叫地球。

第二,这件事还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有关造假历史的秘密。

虽然所谓四库全书记载利玛窦做了这一切,但是国内最早的文字记载,最多能找到清初记载,找不到明代记载,这是绝无可能得事情。

实际上,研究历史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坑。

首先是徐光启编写了一本《崇祯历书》上面记载的东西,除了地球理论之外,其他全都是华国历史上的星象知识。

然后这本书还没开始代替老黄历,大明就完蛋了。

而原文记载是《崇祯历书》徐光启等编撰。

而清代重新修补《四库全书》时,就耍了个小手段,接口避讳,把《崇祯历书》改名叫了《西洋新法历书》在里面添加了一些诸如‘利玛窦译等传教士译’的字样,意识就是说徐光启写了这本书,但是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一些天文知识,作为补充,由传教士翻译成了汉字。

并且,写出了一本以前历史中根本没有记载的号称出自于利玛窦之手的书《乾坤体义》,共同收录在四库全书中,这样就造成了,明朝天文学爆发,是学习了一些西方知识的假象。

恐怕利玛窦活过来都觉得古怪,我还成了天文学家了?

《四库全书》的小手段,算是小黑一波,并没有动大明科学发展荣耀的根本,但是恐怕乾隆都没想过有人比自己的《四库全书》还假。

再然后事情就魔幻起来了,接着,大清也不行了,洋人真的来了。

洋人一看,嗨哟,大清你还改大明的东西,那我也来顺便加点东西。

于是在西方造假开始,第一步查阅大明历史。发现当时编撰《崇祯历书》时,崇祯命令徐光启几人拜访传教士,询问西方的天文知识,互相印证。

于是,西方叙事包括西方现在的历史中都记载‘传教士邓玉函四人注’。

并且西方翻译版《崇祯历书》也会提上这几个字。

如果说《四库全书》那个译字,翻译是帮忙翻译了一些西方知识,那么注就不一样了,古代的注解基本就是重新解读一本经典的意思。

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些人,帮忙重写了这本书。

但是有个问题,西方造假的人断然没想到,那就是《崇祯历书》是1636年开始写的,德意志传教士邓玉函1630年就因病去世了。

更别说利玛窦1610年就死了。

有人会说,可能是别人带来了知识,之后过了三十年才开始写书的。

这就更离谱了,古代皇帝最看重天象,但凡有问题,马上就会修改历法。

意思是的到了新的天文知识,然后天地运转了半甲子,然后想起了改历法?

韩舟还记得自己看过不少有关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里可不是这么表达的!电视剧里可都是当场西方传教士就打脸‘钦天监’证明了自己的历法厉害,皇帝马上就开始研究新天文知识的。

编剧都没想过这些年经历的都不是一个皇帝了,甚至都不只是俩。

真实答案其实只有一个,这些知识不是西方近期传来的,而是找人从整个华国历史上查漏补缺,查出来的所有知识,重新融汇编撰成了一本书。

崇祯皇帝看要亡国了,感觉天象这一套还能忽悠忽悠人心,急匆匆让徐光启赶紧把历史整理一遍,把历朝历代提到的天文知识全部找出来,编撰一本新历法,延续大明历法气运。

结果书写完了,还没改历法,自己先在煤山歪脖子树挂了。

只有冤枉你的人知道你有多冤,西方人很明白徐光启还真就是单纯在传教士邓玉函那儿去拜访了一下,想要考证有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结果一无所获。

他们也知道,这书的作者,绝不是邓玉函等西方传教士,甚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可能一个死人帮一本还没写的书重写一遍了。

没想到吧,假写的历史永远是假的,漏洞百出。

这还不魔幻,魔幻的是牙鸟片战争后,一波新来的传教士为了营造出自己很有本事的名头,也动了歪心思。

他们打听到这个事情后,发现有利可图。

如果说把以前的传教士记载改一改,把他们变成科学家,那我们岂不是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既代表神又代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