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精神没点问题搞得出的剧本?(第3/4页)

古郎不愿意回答。

所以大家知道,这是默认了,真的见过神话中的人。

女学生询问:“是黄帝?”

“蚩尤?”

古郎:“蚩尤并不是一个名字,他叫做夷鼓,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我听人说他发明了刀,茅,但并没能够战胜黄帝。”

“我说过,那时候我已经在古蜀国三星堆生活了,所以我并没有见过他。”

在这里古郎出去了一下,叶蔓意饰演的女主跟了上来。

和其他人怀疑古郎不同,女主相信古郎,并且说自己喜欢他,在他来浙大办公室的第一天就喜欢他。

古郎说自己知道,但是不能接受。

因为太多次的相爱,分别,古郎已经不愿意去爱了。

而女主却说自己愿意付出一切。

古郎反问:“十年时光?”

两人回到了室内,生物学家这个老头子一把年纪了,搞偷袭,被古郎一瞬间放倒在地上。

“再练一千年再来找我吧。”

【所以,主角绝不是在写小说或是编假话,因为他喜欢女主,不可能因为编假话而拒绝女主。】

实际上,这部电影从前期进入中期,让观众深信不疑主角就是长生不老,最关键就是这段对于爱情的表达。

这段演的越好,效果越好。

叶蔓意虽然是小花,但也不是完全的流量,这一段处理的不错。

而韩舟的演技就不用说了,韩舟压根没演,当时直接入戏了叶蔓意爱而不得的情郎这个角色。

张山看到这里的弹幕,深以为然,点了一下播放键,继续播放。

历史学家:“老子?”

古郎:“不要在讨论这个问题了。”

实际上,拍摄这里时,韩舟写了三个版本的台词,拍了三次。

三个版本分别是震惊版、调侃版、倾诉版。

最终韩舟选择了把倾诉版本剪辑出来。

韩舟修改剧本时,根本不会遇到什么无法描写无法串联的问题,因为一旦想到什么剧情,脑海里就能搜索出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画面,互相补充。

但这个剧情韩舟真的没想好,因为脑海里也没有答案,所以就写了三个版本。

原版剧情中,因为西方信教的人太多了,所以砸锅的戏剧冲突感很强。

而韩舟拍出来后发现,砸锅版本并不适合套用在华国背景。

所以选择了倾诉版,因为老子本身就是个智者,才有了这种倾诉。

历史学家很笃定,身体往前探:“不愿意说?”

“难道……你就是老子!”

虽然古郎不愿意谈,但是被看穿后,并没有否认。

老太太第一次失态,翻白眼:“老子可是一个生而老的人,而你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人。”

“再说,道教史上对老子有很多描述,唯独没有描述成一个一米八几的大帅哥。”

古郎却反问:“你说的是哪个道教?”

“是黄老道?还是春秋的道家?”

“或者是五斗米教?甚至与之同时期存在的借用道字的黄巾军太平道?”

“还是北派茅山?又或者是终南山?还是后来的武当,或者四百年前被册封的神霄道?正一道?还是天师家族世代家传的天师道?”

“历史上有过很多个道教,他们每一个都距离我被称作老聃的时代相距甚远。”

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是老子,是老聃,是太上老君,是道德天尊时,对于国人来说,无异于是显圣。

但是对于学者来说,那是另一回事。

“所以……你见过孔夫子吗?”

古郎微笑:“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他向很多人学习,也像我学习。”

“当时我只是教给了一些人一些知识,而他在获取知识后,收了很多很多弟子,把知识传授了出去。”

“现在我在想,如果当初其他人广泛授课,也许贯穿华国历史的儒家都会消失,华国都会深受影响。”

生物学家好奇:“那么,你真的在西出函谷关时被尹喜拦住,写出了道德经。”

古郎:“不是道德经,是德道经,道德经是汉朝之后的人修改出来的,改动过很多。”

“我在离开函谷关后,从另一条路走向了西方。”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我到达了一个几千年前到达过的地方。”

“在这里,我遇到了那个和我一样声称长生的人。”

“而他坐在一棵树下。”

老太太再次翻白眼:“我研究了一辈子宗教历史,合着就是在研究你一个人呗?”

古郎微笑:“释迦摩尼很年轻,他虽然也长生,但当时却说自己只活了八百岁。”

“于是我把九千多年的经验都传授给了他,包括在中原春秋时萌芽的那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