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帕金森病(第2/2页)

这个道理给布鲁解释布鲁是听不太明白的,他也就没做过多的解释。

中医和西医的理念不同,一些病症对西医来说麻烦,甚至查不出病因,可对中医来说或许就是小问题。

比如气虚、脾虚、肝阳上亢、阴阳不调,这些中医的说法如果用西医的诊断手段,那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中医的气虚并不等同于西医的贫血,一些不懂的人就会胡乱对照,这其实是错误的。

就说脾困,西医中是不可能有这么说法的,脾困导致浑身乏力嗜睡,这个症状稍微有些中医常识的人其实都是能明白的。

一般人出现浑身乏力嗜睡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是休息睡觉来缓解。然而,脾困导致的浑身乏力嗜睡已经不是单纯的身体上的乏困或者精神上的乏困了。很多时候人通过睡觉休息是能够缓解浑身乏力嗜睡的症状,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治本的方法。

类似于卡尔这么严重的嗜睡,事实上也是比较少见的,这种情况下,患者昏睡不起,浑身乏力,越睡反而越严重。

而这种因为脾困导致的浑身乏力嗜睡在西医中往往会被当成发作性睡病对待,在西医的概念中,发作性睡眠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伴有异常的睡眠倾向,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不安和病理性REΜ睡眠。

事实上西医中病因不清的病症很多。

可事实上这两者是不同的一个概念。

第三位患者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也是这次前来的六位患者中唯一一位有家属陪同的患者。

“帕金森综合征?”

廖云生看着患者的病历,患者七十一岁,左肢震颤、步态不稳已经有三年了,近半年又有阵寒、烦热、口角流闲,言语不利等症状……

看过之后廖云生把病历递给方浩洋,方浩洋看过之后又递给方寒。

“方医生,患者的帕金森综合征已经有三年了,这次前来华夏只是希望能缓解除左肢颤动步态不稳之外的其他症状……”布鲁医生适时的在边上道。

在西医临床上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关帕金森病的病因迄今尚不明了,只是有诸多猜测。

帕金森病的发病年龄在40~70岁之间,起病高峰在50~60岁之前,男性多于女性,当然青年家族病例也有报道。一般来说外伤、情绪低落、过度劳累、寒冷有跟大概率诱发这个病。

这个病起病隐匿、缓慢进展,常以少动、迟钝或姿势改变为首发症状。逐渐加剧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或运动缓慢、自主神经障碍等。

帕金森病目前在国际上也属于绝症,在临床上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换句话说这个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的进程。

这次普霍金斯医院送这么一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来江中院,目的也并非是希望江中院治愈患者,而是希望能缓解症状,这个病目前无法治愈,布鲁医生是清楚的,他也没指望江中院这边能够治好,只要能缓解症状,对患者和患者家属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方寒微微点头,也没吭声,详细的看过病历,这才走上前给患者做检查。

患者看上去神志还算清醒,面红,头目眩晕,耳鸣,健忘……

方寒给患者诊了脉,然后让患者起身走动,观察了一下,这才让患者重新回到病床上。

“廖主任怎么看?”等方寒检查过后,方浩洋问廖云生。

方寒检查的时候,什么症状,什么脉象,什么看法都是直接说出来的,廖云生和方浩洋也就没有必要再亲自诊断了,他们对方寒的诊断还是很信任的。

“颤证,肝肾阴虚夹淤……”廖云生说了自己的判断。

“嗯,可以先以滋补肝肾、熄风化痰,清热祛湿为主,先试试,走一步看一步。”方浩洋说着然后看向方寒。

方寒摇了摇头:“患者除了帕金森病,还有颈椎病,从症状和脉象上看应该属于虚症,脾虚为先,脾胃为气血志海,嘴唇黯正是脾之外候,气血不运所致……应当治以健脾、温肾、潜阳……”

方寒这么一说,廖云生和方浩洋细细一看,然后点头:“那就按照小方你的法子来吧。”

两人有些心虚,草率了,应该先让方寒说的,这下有些丢人了……

刘大江拿着鼓,低着头,我没听见,我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