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6章 主动和被动(第2/2页)

方寒笑着压了压手:“这句话正是出自《国语·晋语八》,除此之外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诊候》里面也有说过:‘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说到这里,方寒又问:“那么有人知道我说这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吗?”

下面稍微安静了一小会儿,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举手,方寒点了一位举手最早的男生。

这位男生站起身,腼腆的笑了笑,这才道:“方医生您的意思是治病救人和治国是一样的道理,医术次之,人品最重,品行、毅力、胆魄都是关键。”

方寒压了压手,示意对方坐下,点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刚才有人问什么时候可以上手,我说了,自己觉得自己可行的时候,当你自己有了自信,觉得自己可以,那么就有资格上手,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自信,心中都犹豫不定,如何用药,如何治病?”

“作为一名医生,不自信,品行不端,医术再高也不能成为名医,当医生和当官一样,品行不够,文采越高,学历越高,能力越大,祸害越大。”

“唐代有两位医术高明的大家,一位名孙思邈,一位名狄仁杰。武则天时名相狄仁杰,医道很高,有针到病落的故事。当时有朋友劝他安业行医时,他说:‘吾之志在医国,行医治病,乃方士之事。’”

“而孙思邈同样医术高超,比起狄仁杰更是强了数倍,唐高宗李治要孙思邈出来做官时,孙思邈则说:‘上医医国,吾不能也,次之人,吾所乐也。’”

“狄仁杰和孙思邈都精通医理,一人为名相,一人为名医,路不同却道相同。”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学习贵在心,去年我实习的时候郭文渊郭老送给我们那一批实习生一句话,今天我把这句话再次送给大家,‘学海无涯苦作舟、医途漫漫心做秤’,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