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好友谈收藏(第2/3页)

只有同样练过柔道的人才知道怎么去挣脱,怎么防止被一本,被绞杀。

陈明亮一个电话过去,助理立刻送过来两个礼盒,里面果然都是各种名茶。

看包装有点像过节不收礼的那个大礼包,但是外观更精致,而且里面内涵更丰富:

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庐山云雾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恩施玉露、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蒙顶甘露、苏州茉莉花……

轻轻数一数,有20种之多,全是国内名茶。

后世有个品牌叫做小罐茶,各种广告铺天盖地,他们的做法就是将一些茶集中起来,做成礼盒,然后拉高卖价,做精品。

陈明亮早就开始这么干了。

现在,陈明亮综合基地除了有机蔬菜,蛋肉奶,驴胶之外,这种礼品盒的茶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

茶都是由专门的人员从产地直接采购回来的,虽然不是顶级,但品质也算上乘。

集中起来自己分封包装,然后作为礼品送人或者出售,简直供不应求。

因为到陈明亮这里采购礼品的很多,各种价位都有,有钱人自己享受,钱财不够的偶尔过来买了拿去送礼,又有面子又有里子。

陈明亮的基地检测也是严格,是每期必检。

一开始他们把定价设在进价的5倍,刨除开支费用的话,赚的纯利润也只有成本3倍左右,他们觉得这应该是比较黑心了吧。

但是这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会员们的不满!

大家纷纷都嫌这个太便宜了。

大家也是懂茶的,这个茶喝起来确实还可以,不是滥竽充数的那种。

就是一盒盒拆出来卖也不应该是这个价呀,那不行,得提价!

我们也想买一些拿去送人的,好东西就该有好东西的价值,这个价格怎么拿的出手!

直到陈东方他们把售价定为进价的15倍,大家这才勉强同意,就这个会员们还觉得陈明亮不会做生意,都知道他的东西物美价廉,但是高品质的东西就应该有高的附加值。

也有别人学着这样做茶,但是并不好使,缺乏信任背书,卖出去别人不认可,陈明亮的广告代言价值多少钱?

陈明亮带来的茶果然非同凡响,就连汪寒也听说过,“茶叶我是比不过你了,不过水肯定比你的好,这是我从托人从巴马运送过来的山溪水,这个水泡茶,才是更有一番风味的。”

陈明亮和王寒两个人因为《石头》结缘,俩人关系一直不错,直到这次才算是真的互相聊到了爱好。

原来汪寒也是爱收藏的,他和钻研湖湘文化的李龙凤关系交好。

李龙凤70年出生,还比较年轻,是年轻一代书画家中的佼佼者,目前还没有进京,也还没有太大名气,不过篆刻能力很强,前途不可限量。

汪寒收藏的字画不多,他更喜欢古印。收藏的金印,铜印,玉印,石印,煤精有很多方,这次拿出来给陈明亮显摆一下,果然一下子就镇住了陈明亮。

不但量大,而且精品不少呢

原来汪寒的这些收藏里真的不乏名品精品,确实值得称道。

真的细聊起来这才发现,原来几个人是有相同爱好的,陈明亮师从曹老师学习书画和篆刻这么多年,也是有真本事。

开始的时候李龙凤还不信,一个运动员而已,玩的了精细活吗。

聊起来这下子才觉得陈明亮真的有点东西,不全是媒体吹捧。

“据说陈先生书法不错,是否可以观瞻一下墨宝。”

这下子可戳到了陈明亮的痒处,尤其是陈明亮看到汪寒也爱收藏之后,忍不住就想显摆一下,但是又不能表现的太明显,现在李龙凤主动提及,正是求之不得。

“可以,那我就献丑了。”陈明亮志气满满。

又是一个电话,助理又拿来一个大金属箱子,这次可就有点小心翼翼的了。

这个箱子看着就很坚固,打开来,里面有专门的固定和减震措施,看样子是订做的。

减震装置里面镶嵌的是成套的黄花梨小箱子,一看就不是凡品。

现在这个年代黄花梨就很贵了,这一套用来做成装东西的盒子,着实可惜了。

不过也可以反衬里面东西更珍贵。

陈明亮小心翼翼的从专属盒子里拿出几样东西来。

第一个是清雍正仿成化年间的粉彩鸡公印泥盒,雍正皇帝亲自用过的,他在清皇帝中算是书法最好的一个,现在陈明亮真的拿它当印泥盒在用。

另一个盒子里就是一方端砚,乾隆御题诗的,上面还有《避暑山庄烟雨楼藏》的名款。虽然十全老人一生作诗4万2千多首,但是这方砚台能够独占一首也是极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