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异界(163)(第3/7页)

“最近在学校还好吗?”庞小南记起最近这些日子,因为自己很忙,很少关心熊珺珺,虽然熊珺珺想以身相许自己没答应,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妹妹。

“嗯,哥,你不用担心,我肯定能考上东力军校的。”熊珺珺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现在她已经是全年级前三名的选手。

“那就好,对了,那个安吉什么的,没有再找你麻烦吧?”庞小南还是担心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妹妹,在学校有没有人欺负。

“他啊,现在不敢找我麻烦哩,”熊珺珺想起那小子,就觉得忍不住要笑,“他现在每天都认真学习,好像是他姐姐回去教训了他,他还说要考上东力军校,而且,他说要一直保护我……”

说到后面,熊珺珺都开始有些脸红了。

“哈哈,看来他是被打醒了。”庞小南为自己拯救了一个失足少年感到高兴,不过,这让他想起了安吉娜娜。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去睡觉了,你也早点休息。”庞小南起身朝楼上走去。

“好的,哥,晚安。”

第二天,庞小南想起春笋基金还需要融资,于是他晨练完,就去找王议员。

走进王议员的别墅花园,刚好碰到王议员在一棵树下打太极。

“哟,老王,你起挺早啊。”庞小南走过去,跟王议员打招呼。

“你都起这么早,我当然不能落后你了。”王议员收起了招数,笑吟吟的看着庞小南,“怎么,这么早你找我有事啊?”

“有点小事,你吃早饭了没有,要不,我请你吃早饭,我们边吃边聊?”庞小南和王议员吃过很多次饭,就是没吃过早饭。

“你请我吃早饭?家里有早饭吃,走吧,进屋。”王议员说着就要朝别墅走去。

“天天在家里吃,你不厌吗?走,我们换换口味。”庞小南还是坚持去外面吃。

“行,听你的,我跟家里说一声。”

两人来到海龙岛的农民房片区,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

虽然今天是礼拜天,但是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区别。

海龙岛的这个城中村,算是华海市比较偏远的城中村了,住在这里的外来人口,大多是靠艺术为生的。

靠艺术为生的人,意味着不用每天辛辛苦苦的挤交通工具,只需要守在家里,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手艺。

他们中间,有画画的,有写书法的,有写作的,有搞摄影的,总之,只要是和字画沾边的行当,都在海龙岛的这个城中村繁荣发展起来。

这些人,要么默默无闻,要么一飞冲天,据说这里走出去的最出名的画家,一幅画已经以千万计了。

这个城中村的房子,大多是五六层的民居,后来政府觉得海龙岛这么高端的住宅区,城中村的风貌实在有些参差不齐,于是就搞了几次城中村改造,把这一带的民房都整的富有艺术感。

房子的外墙都被粉刷成统一的蓝色,淡淡的蓝色,和蓝天白云非常搭调,然后有些房子的外面请画家,不,应该说是涂鸦艺术家画出了一幅幅惊世骇俗的画卷,让这里的艺术氛围立马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现在来海龙岛旅游的人,可以不去岛上的游乐场,也可以不去看山看海,但是一定会到这个城中村来体验一番。

这个村因为所在地就在海龙岛,所以它就叫海龙村。海龙村自从被政府有意的开发成艺术村,反倒是越发的繁荣起来,那些梦想着靠艺术手段进入艺术殿堂的年轻人,从华国各地蜂拥而至,把海龙村衬托的越发具有艺术气息。

虽然艺术家有晚睡晚起的习惯,但是为艺术家服务的人群,已经开始辛勤的劳作。还有海龙村的本地居民,原来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渔民,也习惯了早起,现在他们成了包租公,都悠闲的没有事做,一大早就起来优哉游哉的晃到茶馆,开始新的一天。

一天之计在于晨,饮早茶是华海市土著居民每天早晨的必备功课,虽然消费并不很高,但是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那些上班族是无法享受这个过程的。

庞小南和王议员来到海龙村里一家档次比较高的酒楼,庞小南问王议员:“你来这里吃过早茶吗?”

王议员摇摇头,说:“我啊,很早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你看吧,里面肯定人山人海。”

果然,两个人一进去,只见人群熙熙攘攘,迎宾小姐说,里面已经客满了,需要拿号排队。

王议员对庞小南说:“要么算了吧,我们出去随便找个路边摊吃一下,吃肠粉怎么样?”

庞小南可不干,他指着酒店一楼攒动的人头说:“生意兴隆的地方,一定有它的特色,排队就排队,我今天还非要看看,这里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你反正也没事,我也没事,坐这里等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