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异界(七十七)(第2/4页)

从物质自然界三种状态的影响下获得解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如果一个原先主要地是处于愚昧无知状态的人从事瑜伽练习和采取瑜伽生活方式,他就逐渐愈来愈多地处于激情状态下,还多少处于善良状态下。然后,随着他继续练习下去,他就会逐渐地、愈来愈多地处于善良状态的影响下,而愈少处于激情状态的影响下,甚至更少处于愚昧无知状态的影响下了。然后,他还逐步超越善良状态的影晌。这样一种状态就叫做纯化了的善良状态,或超然状态,或入定。

因此,一切练习冥想者的当务之急是力图从愚昧无知和激情状态的影响下解脱出来。实现这一点的办法是越来越多地转而处于善良状态的影响之下。长此以往,冥想者就逐步连善良状态的影响也超越了。

一个人要超越所有这三种状态,就必须首先基本上坚守住善良状态,而不是依附愚昧无知或激情状态,原因在于善良状态正是摆脱这三种状态的出发点。在获得解脱之后,无论愚昧无知、激情或善良三者哪一种活跃起来,人都始终不为所动。

因此,所有冥想练习的目的都是要使人从物质自然界的这三种状态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先从解脱愚昧无知和激情状态开始,最后,连善良状态也解脱了。

庞小南深吸了一口气,进入了冥想的状态。

大部分人,在练习冥想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阻力。

冥想前的入静技法,如调息术、收束法、契合法,以及一些生命之气的培养和操控技法。那么,是不是在练瑜伽语音冥想时,得搭配这些技法一块儿练,才能获取最佳的效果呢?

其实,你不需要练习任何冥想前预备技法,只需练习瑜伽语音冥想,就可以达到瑜伽冥想的最高境界。

和瑜伽姿势一样,收束法、契合法和调息术(呼吸和生命之气的培养和操控技法)都是为瑜伽语音冥想服务的。如果你觉得任何一种技法,能直接或间接地帮你将心思投人瑜伽语音冥想中,你不妨修炼这些技法。但是如果你不需要靠这些技法就能达到心思专一地沉浸在瑜伽语音冥想上,就别花费宝贵的时间了。

举例来说,某人练瑜伽姿势可能是因为它有保健和强身的作用,并能释放浅层的紧张与压力,这样,他在做瑜伽语音冥想时,轻易即能达到专心一意的状态。这就是说,他的瑜伽姿势是为瑜伽语音冥想服务的。同样地,一些人练收束法、契合法和调息术,或其他能培养或操控生命之气的技法,是因为感到这些练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瑜伽语音冥想修炼提供帮助。

语音冥想并不需要诸如生命之气的培养和操控等技法的辅助,相反,这些技法需要瑜伽语音冥想的协助,才能实现真正的、深度的精神价值;否则,它们的价值就只能局限在身体和心理的层面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于练习冥想前的预备技法,那你可以伴随着瑜伽语音冥想继续练这些技法。但如果你还不熟悉这些入静技法,以冥想的实质与调息入静的主次关系来看,就不必要为此而花费宝贵的时间(但若是有具体的疾病或不适,学练这些冥想前预备技法,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益处)。

冥想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心思空无一物或者达到“无我”的境界而是让心思感应到具有精神性的超然语音,从而达到净化意识的效果。

一般来说,让思想做到“空静空无”近似徒劳无功,这种尝试只会带来挫折感。哪怕就在“什么念头也没有”这个状态出现的那一刻,你也会想:“啊,我差不多做到了!我几乎什么念头都没有!”但这么一想,不是就有新的念头进入思维了吗?!是你正在想“自己什么也没想”。根据瑜伽科学,“无我”的境界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按照瑜伽的说法,涅槃并不是终止存在的意思,而是终结无知又痛苦的无意义的存在。真正完美的涅槃就是体悟充满精神之爱、内在智慧和目标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件事对我们来说,比自己的存在更真实;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自然。

因此,认为瑜伽冥想的目的是叫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或终止存在,这实质是很难的,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任何企图毁灭存在的做法,实际上只是无望地挣扎和浪费时间,根本无法解决痛苦。解决痛苦的办法不是试图终止或忘掉自我的存在,而是让我们的存在更有意义,充满精神之爱及智慧,最终获得美满的生活。

要是人缺了精神之爱及智慧,就自然难以认识到存在的目的,就会一直处在不快乐的状态中。不过,通过瑜伽冥想的练习,我们认识到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追求的不再是结束或忘却自我,而是明白人生有更长远的目标,并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