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7页)

孟茯将自己那个时代的合作医疗简单化,自己说着心里也想着,其实完全可以试一试,不管怎么说都是一项惠民政策。

不过十两银子似乎有些太高了,便道:“其实五两银子就足够了。”

哪里晓得李君佾听着她这么一说,顿时就明白了。“姑姑这个想法可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生病,买了这医疗单,可预防万一,若是用不上再好不过了,就算买个心安。不过十两银子的确是贵,五两银子也不少,应该三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不过这样算下来,好像孟茯最后要亏钱的样子,便又心灵福至,想到一个好法子,当即建议道:“不如三两银子,就承担三分之一,五两银承担二分之一,十两银子便是百分百。”

孟茯听罢,不免是有些欣慰,“孺子可教,这样也不是不妥。此事待这双峰县的事情安排妥当,等回了南海郡,我便去处理。”

一面看朝不知又在想什么的李君佾,“这事儿到时候你来办,如何?”

“我么?”李君佾有些意外,但这不是小事情,他有些担心,“我不行吧?”若是办砸了可怎么办才好?

“你没试过怎么知道不可以?你这孩子就是有些缺乏自信了。就这样决定,等回了南海郡,就你来办。”孟茯心说等着这边的事情结束,想来这李君佾多少也能磨炼出些东西来,总不能还似一个小白一般吧?

何况当初银杏路那边的小伽蓝寺,他也是跟着出力了的,到时候自己再让杂货铺子那边几个小管事跟着辅佐,自己得空再看着些,想来是不会出岔子的。

李君佾见孟茯就这样交托给自己,只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有重。但也晓得孟茯见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而非若飞他们,并非是自己有这个能力,而是她分明就想培养自己。

这让李君佾不禁想起了当初离开京城的前一夜,外祖父将自己叫到跟前去,说了许多话。

其实那时候他觉得,外祖父他们着实是想多了,如今自己是个庶民老百姓,父母都在皇陵边上过着清苦日子,不得出头,更不要说是自己了。

所以祖父的那些话,他当时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点头答应,以慰他老人家的心。

只是现在他想起来,尤其是听到孟茯给自己说的这些事情,他忽然就有了斗志,如果真有那么一日,大齐的孩童都可以免费读书,所有的老百姓们看病都不需要自己花费银子,那这一年死亡率不知道就要减少多少了。

他有些心动,想要看一看到时候如果真是如此盛世,那天下的老百姓们岂不是喜开颜?

这时候忽然又听孟茯问了个与眼下话题十分不相干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明明辽国金国,他们经济和文明都被咱们远远甩在后头,但为何仍旧还能随意踩踏在我们的头上么?”

李君佾摇头,满脸不解。因听到了刚才孟茯说的那些惠民建议,所以现在对孟茯接下来的话,也充满了期待。

“因为大齐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很多事情认为只有男人才能来完成。当然我也不可否认,男人所能做的有些事情,女人的确是做不到的。”毕竟这生理结构上男女就不一样,就如同女人能生孩子,而男人不会是一个道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人与男人一样有着聪明的脑子,只是可惜女人从小接触得到书本的人太少了,脑子没有得到开拓,思想自然没法进步,遇着事情想不到好的法子。”

孟茯说到这里,想是话说得太多了,竟然觉得有些口干舌燥的,伸手要去倒茶。

那李君佾见了,手快先给她倒了半杯呈上,“姑姑您喝茶。”

孟茯结果茶盅,点了点头,仰头一口豪饮而尽,然后继续说道:“男主外女主内,其实不是女人在家带孩子做家务那个样片面的意思,这内外之说,不过是男人不如女子感性,女人不如男人理智,所以遇着大是大非的时候,一般是男人来做决定。仅此而已,但不能因此就认定了女人的能力只能管些小事情,你看人家金国辽国,女人也打猎遛马,男人做的许多事情她们也能做。”

说到这里,又朝听得满脸认真的李君佾问:“你觉得我厉害么?”

李君佾连连点头,夸赞的词语丝毫不吝啬,末了还道:“姑姑是侄儿见过这天底下最为厉害的女人了。”说一句大不敬的,便是历来什么贤德仁厚的皇后娘娘或是太后娘娘们,都不如姑姑这般有本事。

然孟茯却摆着手摇着头,“不不不,我并没有多厉害,只是我看的书多,开拓了思想,所以我想得也多。如果天底下的姑娘们没有被限制于只能看女诫,那么她们其实和我一样,甚至是更厉害。你们觉得我厉害,不过是因为没有人拥有与我一样的成长环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