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入选

虽然门房通报的时候语气和缓, 但是在有客的时候见告家主,也着实因为汝南王来的急,现在已经在正门前等候了。汝南王既要亲自过府一叙, 彭通也知禁中或有大事,不好意思逗留。倒是顾氏劝彭通留下, 去后院见见女儿。彭通也是与女儿阔别日久, 心中积攒千言万语。在他眼中,女儿比他的那些儿子都有出息,恨不得把所有的家私塞给女儿做嫁妆, 日后选择怎样的人作为归宿,他也是十分慎重。

今日彭通前往国公府以厚礼以赠, 其实并非不想与陆家结亲,而是太愿意与陆家结亲。但是邓钧毕竟也是太子的人,其人已坐到北凉州刺史一职,如果贸然拒绝, 那么未来的政治风险他也希望与陆家一同承担。这次来主要是要打这个招呼。靖国公夫妇自然也是明白,既未退回这些礼货, 那就表明愿意促成此事也愿意承担这份风险, 但陆昭所说也对他有所触动。

作为父亲,彭通自有考量,但所有的考量是否皆为爱护也要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对女儿的尊重。

彭通思忖片刻,先与几位族中亲长作别,随后便到后院与夫人女人商议亲事。

彭耽书与陆昭一样, 有官职在身, 难得归家,此次也是与陆昭结伴出宫。国公府对她们母女一行人照料得十分周全, 衣食供应皆丰,彭耽书同样也报之桃李。她闲暇时间不多,也难如其她闺阁女一般操持针线。所幸女尚书这个职位月奉不少,素日也常有赏赐,彭耽书便常常托请人去东市置办礼货,时不时送给主人家与照顾她们母女的掌事、仆下,数月相处下来,已如一家人一般。

一家分别近半载,如今相聚也是感慨万分。彭通先关心了夫人与女儿的境况,也将西北的一些家事说与二人,最后自然也就说到了女儿的婚事和邓钧求娶一节,对于邓钧相救一事果然只字未提。彭通素知女儿脾性,因此也就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为父明白,你素有几分烈性。因这几分烈性在,夫婿上为父一定要为你选一个能够包容你的人。车骑将军陆归为人温和,但先前伐吴之战中陆归死战不降,想来也是有几分烈性在。而且他从一个降国遗族做到这个位置,其人必然也有强横阴暗的一面。一旦夫妻之间有什么摩擦,你是未必肯吃亏的,他难道就一定会让步?就算人家几次肯让步,但时间久了也会让你二人越走越远。”

“至于邓钧,与陆归就不一样。邓钧寒门骤起,许多地方都要依赖我家,况且邓钧本人处事较为圆滑,官居刺史从出身来讲基本已经到头了。这样的人对于我家来说好掌握,假使我家女儿稍有不顺,为父举家俱可上阵为我女儿打抱不平。而且邓钧与陆归对你的感情基础也不一样,诚如陆尚书所说,邓钧对你至少是深情爱护的,夫妻之间的包容期也会更长。”

彭通说完长舒一口气,觉得也算是对女儿交待明白:“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未来日子还是要你们夫妻自己来过。这一次,便交予你自己做主吧。”

汝南王元漳离开禁中,第一站便是陆家,原因则是陆家也在备选帝婿名单之列,而且皇帝此次用意实在不太明朗。

元漳以宗王身份入府,陆家连忙在府门设立步障,隔绝一切闲杂人等。随后,陆振携全家亲自由正门迎接,寒暄过后则立马赶到已经准备好的别室议事。

“我也不瞒国公和殿中尚书。”汝南王元漳饮了一口茶后急忙切入正题,“皇帝昨夜忽然命我等筹备公主择婿一事,听闻太医令褚胤等人俱侍奉在侧,只怕圣躬……”

陆振点头道:“明白,明白。”

元漳继续将情况说明:“今日一早,我等为陛下拟选名单。只是这些提名也非出自我等私意,帝后宗亲、三公九卿对此都有提名权。这是名单,还请国公和尚书过目。”

陆振将名册看了一眼,摇头笑了笑,随后将名册递给陆昭。陆昭展开名册,如今备选帝婿的人选有六家,分别是陈留王氏王谌、京兆卫氏卫渐、京兆韦氏韦崇、陇西祝氏祝悦、南阳陈氏陈霆以及自家兄长。

从地域上看,此次遴选北人四家,南人两家,因陆昭已定为太子妃,那么此次重北轻南也是应有之意。从官职上看,陈霆、王谌、韦崇、陆归四人,自身或父亲都有禁军背景,而参选之人中只有卫渐一人任文职。但事实上,卫渐与卫冉丧父未满三年,虽然已夺情任官,但是从风评考虑也实在不宜娶妻,可以说是注定落选。如此一来,剩下的五个人都算是时局中执掌军权者。单单透过此节,陆昭便看出皇帝有一种极大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甚至已经凌驾于对未来开拓的信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