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颓意

南郑县曾为汉高祖封国之都, 南郑居剑阁之北,为成都之喉嗌。褒水南至南郑入沔,从中分流设渠, 灌溉四方,是以南郑素有地沃形险之称。汉中王氏原是侨族, 定居之后便以此为根基, 开垦良田千亩,又因其地势,乃是王氏宗族产业中重者之首。

然而此处却并非仅有王氏一家, 汉中不乏豪宗,同时盘踞在此处的还有杨氏与张氏。此时杨氏的族长杨瑀正在自家庄园内陪伴来客行走, 只是面容上不乏颓丧之态。

“小儿不幸,丧命略阳, 你我两家婚事,到底是未成啊。”杨瑀所陪来客乃是同出汉中郡的张勉, 年前两家议婚,却未曾想杨瑀之子趋附王泽, 在略阳被捕, 事后王家也未营救。感慨一番后,杨瑀也明白张勉来此的缘由,因道:“贤女尚少, 令择他人也是理所应当,世兄切莫因我家福薄儿为难。”

张勉闻言颇为感动,其实略阳一案他家也受损颇多, 只是他这一房没有出错漏, 见世交悲戚颓丧,也不免同悲慨然:“贵子为汉中王氏门下, 俱为同乡,守望相助乃是应有之义,却未曾想王氏为一己之荣,竟将你我抛弃。实不相瞒,我内侄也受牵连,如今仍在牢中,生死未卜。乡中王门竟在此时趁人之危,将其田产侵占,家业尽毁,旧情俱丧,实在是不忍观之。”

两人正谈话间,忽闻园外有喧杂之声,杨瑀即招人来问。仆从去园子外探寻一回,才返回告知,原来是王叡将娶新妇,褚氏已派人送女在汉中城外暂居,不日便要成礼。

杨瑀闻之冷笑:“王门素有礼仪,怎得如今这般着急?”

张勉却知内情:“王子卿已任渤海相国,经营洛阳,褚氏乃阳翟大族,故而结为姻亲,大抵是想在东南经营。”

杨瑀目视着自家庄园,先前打点略阳方面,家中已投入颇大,为此不得不遣散一些闲置的家丁,并出售一些庄园内的饰品与货物。此时庄园早已不复早年繁荣,甚至因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乏萧条之感。“他家已将爪牙伸至益州之外,你我却仍苦守片掌之地。”

张勉亦同仇敌忾:“他家将娶新妇,我家女儿却已失去一桩好姻缘。”

杨瑀越想越是气愤,丧子之痛仍萦于心,望着那锣鼓声远去的方向;“乡仇,家恨。”

张勉见杨瑀已是愤懑非常,加之自己对王门仍有私怨,因此言谈中不乏激昂:“世兄若有需要,某必来相助,绝不做旁观之态。”

杨瑀素知张家部曲强劲,凶猛悍战,于是也不再客气:“有劳世兄助我一臂之力,今晚便备下菜酒,你我合力,我报家仇,也定要为世兄贤侄解救遗孀,夺回土地。”

入夜后,杨瑀和张勉均已部署完毕。褚家下榻之地乃是王氏最为壮丽的一处山水庄园。先前庄园规模并非如此盛大,但后来并入了张家所占的前溪水脉,因此又扩建了一倍,在溪水附近建了楼阁水榭,挖掘湖池,蔚为壮观。

现下门庭出口与庄园围墙皆由王氏部曲把守,只是并未披甲执刃。所谓乡斗,看似凶狠,但由于不配备兵刃,因此杀伤力无异于农夫打架。官府对此类事件也不管制,毕竟世家常年杂居,难免会滋生怨望与戾气,也需要一个途径疏导发泄。但如果某一方持以兵戈,那便是挑战郡府的底线,必要时也会被定为反叛乱寇,最终被郡国兵绞杀。

张勉对被侵占的庄园地形十分熟悉,早已派大量部曲抄了山路,在一处隐蔽之地埋伏下来。而杨瑀则从正面强攻,吸引王家部曲的注意力。

“快披甲,披甲!”庄园的望楼上,有人望见杨瑀率众气势汹汹而来,月色下,部曲之中亦不乏兵刃的反光。部曲中的老人已意识到,这或将是一场血战,因叫来一个身形轻捷的年轻人道:“速去通知阴平侯和世子!速去!”

王门准备也是极快,知道对方此番不打算善了,因此从园中搬出了两个军用床弩,架在栅门前。

园内寂静,褚家娘子正在后院前溪欣赏月色,一众侍女莺燕一般聚集在辇榻四周。藕荷色的纱帷在风间流动,时而掀起,露出了辇中独坐的佳人半面惊鸿之姿。忽而不远处有人声躁动,月色虽明,但几位仆从也未看得清楚,只闻得有人涉水。

“是谁在那里?”褚家的仆从客居于此,虽然警惕,却仍怕失了礼数。然而对方并没有应答,当人群越过清溪后,忽然步速加快,待至面前,手起刀落,仆从早已魂飞。

虽是入秋,金城白日里却仍热得离奇。薄薄秋云煞不住秋阳天光,时而掩隐,时而洒露,日影便如长街上迎来送往的伞盖,片片金光接踵而至,拂落肩头。

占领玉京宫后,行台也就设立在此处。相比于略阳狭小的武兴督护府,玉京宫几乎可以为整个行台提供足够的空间。如王济、陆昭等一属长官,已不必与同僚挤在同一个房间,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区域。而玉京宫后大片的苑林与宫室,也为诸多臣僚提供了居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