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2页)

花芽慢慢地走过去,原本背对着她坐着的年轻家属被她朋友提醒了一下,回头看到花芽走了过来。

她站起身,大大方方地跟花芽打了声招呼:“你好,花芽同志。我是湖州来的家属,钱梦。”

“湖州?”花芽一下瞪大眼睛,跟她握着手说:“那咱们是老乡啊,就挨着呢。”

钱梦个头不高,梳着学生头,看起来像是刚结婚。她笑起来婴儿肥的脸上有着两个小梨涡,整个人有些富态但不臃肿,还挺招人喜欢的。

“对,坐车也就两个小时能到。”钱梦指了指供销社那边说:“我刚才听供销社的人说了花芽同志的英勇表现,又想着咱们一个省的,也算是老乡,就过来看看你。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的不请自来。”

花芽高兴地说:“怎么会呢,能在这里遇到老乡真是难得。我来这里这么久都没遇到咱们家乡人。”

钱梦也笑着说:“你说话还有点老家的口音,我听着好亲切。刚来这里,我老是想家,听到你说话感觉心里头舒坦许多。哦,对了,这是我从老家带过来的。”

说着,她把装在瓷盘里的鱼糕拿给花芽说:“这是咱们家乡的特产,鱼糕。你知道怎么做吧?”

湖州的鱼糕面上是一层鸡蛋黄,下面是草鱼的鱼肉和纯肥的猪肉搅成的肉糜,用葱姜水配着蛋清、盐,搅拌上劲儿后用蒸笼蒸出来的。

鱼糕洁白如玉,鸡蛋黄金黄诱人,特别的美味。花芽在娘家,经常会自己做些鱼糕吃。在这里来了后,不知道是水土的原因还是用的海鱼的原因,味道总是没有家乡的好。

花芽见她真心想送,收了下来,跟钱梦说:“你是今年才进来的新人?”

钱梦见到把鱼糕收下,觉得传说中的顾团长家属还挺平易近人的,关键长得也好看,她心里多了三分的喜欢,话里带着笑意说:“刚开岛我就来啦,只是家里事情多,好多东西要置办就没有出来走动。”

主要也有一层顾听澜身份太高,一来就贸然的走动,难免会有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她也暗暗地打听了下花芽的为人,确定是个值得交往的人,才借着这次机会跟她认识。

“我家就住在一号楼301,你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花芽看钱梦面善,跟她说话都是乐呵呵的态度,心里觉得这位新家属挺有眼缘的,就把这话说了出来。

林云在边上跟另外一位新家属说:“那你呢,也是今年新来的?”

那位家属性格看起来有些内向,她点点头说:“我们俩是坐船过来认识的,后面结婚办酒都在一起,关系就还不错。”

钱梦跟花芽介绍:“她叫陈小兰,我们的丈夫都是战友,全在二团下面做事呢。”

二团就是顾听澜的团,花芽觉得不错,二团的人都是顾听澜的兄弟手足,见到她都会喊嫂子。花芽对二团人印象好,见她们俩更加觉得不错。

她俩跟花芽说了两句话,看到时间不早了,就结伴走了。

钱梦她们一走,花芽拍拍胸脯说:“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来贿赂我的。我可不能走‘封资修’的路。”

林云说:“不过就是碗鱼糕,家属之间相互送点吃的喝的算不上什么。我看钱梦的态度很端正,你就放心吧。”

花芽站起来伸个懒腰,端起鱼糕说:“你跟我一起呗。”

林云笑道:“小混账,就想着我给你做饭。”

顾听澜下午又去出任务,花芽怀孕以后,娇气的不行。想吃好吃的,又不想闻油烟味。

林云跟花芽一起回到家,还有点时间,花芽想了想,到底跟她一起从家里收拾出两身旧衣服给操场的捐赠点送去。

路上拐到供销社,看到里面一派云淡风轻,已经从前一天包头老汉的事情中火速恢复,继续营业了。

花芽一边佩服,一边买了捐赠用的铅笔和作业本,还不忘给自己买上一斤鳐鱼做的鱼片。

她跟林云来到操场上。

操场上的物品堆成了小山,赵雨忙活的不行。另外还有几名家属帮着清点东西和做登记。拿着东西过来捐赠的家属有很多。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说着大禹岛希望高中的事情。

花芽跟赵雨打了声招呼,把自己捐赠的物品做了登记以后离开了。

忙完这些,花芽跟林云再次回到家中。

林云把想租的书目写给花芽,花芽先收好,打算提前帮大姐找出来。

俩人无所事事,想着林云要给笔友写信,花芽干脆手把手告诉林云信封要怎么写,邮编和邮票都要注意不要歪歪斜斜。地址一定要明确,最关键的就是收信人,绝对不能写错名字。

“你先练练怎么填信封,我给小弟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