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看着我,即将开辟的新天地(第2/3页)

先解决更多人能听到的问题,再说坐得舒服与否的细节。

五百人左右空间的小厅,就没有固定坐席,每次按照不同演出特点布局座椅。

都是须藤纱希她二叔亲自操刀的声学设计,输送那么多经纪人提成,总能换来些友谊福利吧。

不过荆小强拒绝了她二叔最初准备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音乐厅建成全悬浮结构的高端方案。

这跟中森录唱片时候抠细节、抢节拍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一样,焦盆人最喜欢在这种较真儿的地方花水磨工夫,可吹毛求疵从来不是荆小强的风格。

尽可能在施工中做到细致就行了,那种成本太高的做法投资回报率太低。

外墙从一开始就按照荆小强自己的设计做了双层隔音,也就是两堵25厘米厚的墙面之间保持40厘米空隙,施工的时候还专门招了批各自瘦小的工人保证内墙间隙完整清洁,一点垃圾都不能留下,避免以后在封闭的墙体里产生共鸣。

最后把重点放在整个音乐厅的墙面反射率上。

她二叔又要求用北海道的什么扁柏木来做墙面装饰,荆小强认同各类材质有不同反射率,不同品种的木料也有不同的效果,但不独独是你们焦盆的木料才行。

找几块样品过来,联络林业大学的专家测试含水率、软硬度、吸音效果之类的数据,在内地广泛寻找。

为此不惜花钱买一套人家的木材处理设备过来,全套技术就学到手了。

这里用完就拖到鹏圳歌剧院去用,用完正好拉回来给大剧院做内壁,接下来国内还会有层出不穷的类似需求,荆小强很笃定,哪怕再崇洋媚外,总会慢慢都国产化。

现在走进大小厅都是那种全木质结构装修,跟个桑拿房似的。

还带着淡淡的木香。

而且两个厅的地面有升降系统,这样能够保证舞台随心换,既可以在整个大厅中央升起来四面围观独奏的钢琴、小提琴,也可以在端头呈标准舞台状,放整个乐团。

所以未来完成的大剧院舞台跟现在音乐厅临时用作歌舞剧表演,有本质差别。

完全体的歌舞中心,这里就只接待各种乐团表演,同时还可以兼做最大型的录音棚,这都是很赚钱的门类,光是一年给电影配乐就不少赚。

这必然也是未来港产西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小强算得很精。

当然今天大厅里还是把舞台设置在了标准端头,汪茜正带着歌舞剧团队在熟悉走台,见了不声不响从角落走出来的荆小强,全体陆续伫立,在舞蹈总监的带领下鼓掌迎接。

荆小强内心唉,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向往的那个样子。

凭借一己之力,从一片泥泞荒地里,建设起这么漂亮宏伟的音乐厅,荆小强向所有跟随他的专业人员们证明了自己还有更加宏大的未来。

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舞团成员,很热烈。

荆小强就很有范儿的回应,用歌声回应,就是召之即来的那种自然流淌出《Eyes On Me》。

前几天在HK帮曹菲翻来覆去的凑新专辑歌曲,因为荆小强熟悉的华语歌曲很少,还大多都是后来刷小视频经常听的口水歌,都在琢磨给曹菲写点英文歌曲了,这姑娘的外语发音却很成问题。

还没杜若兰那么刻苦学习提升,挺头痛。

然后很偶然的从游戏公司那边想起这首著名的《最终幻想》游戏主题曲,虽然是英文的,却应该是上一世曹菲真正打通国际市场的代表作。

很符合她的空灵缥缈嗓音特点。

可以作为后续出国演唱的重点曲目。

所以曹菲也像孩子得到新礼物留在HK打磨这首新歌。

但荆小强自己唱来就完全不同。

如果说曹菲的演唱特点是如仙女儿轻喃,是表现那种神仙般缥缈的云雾,荆小强唱起来就是如阳光般普照大地的服帖……

真就是那种草原上云层光影流动,能看到阳光像毯子似的慢慢拂过,万物都如同牛羊般仰慕的抬起头……

歌舞剧专业、舞蹈系、戏曲系的各种新老学生,哪怕进不了歌舞剧团的,都挤在观众席羡慕能上台、能入团的各位,新生就更好奇这种半数以上都是外国青年男女的高端国际化舞团样式,期待这就是自己的未来。

可等看见荆小强从后台边角出来,掌声响起之后,这番不需要伴奏的歌声,让所有人都暖洋洋!

为什么音乐厅只能容纳一千人出头,为什么只能是这个尺寸,就是没有麦克风的原音下,这种声乐回荡反射已经到了极致。

又为什么差不多大小的千人级礼堂、会议厅没法回荡出这么美妙的声响,就是墙上那些看似装饰带的木板、凹凸不平的各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