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画里画外(第2/3页)

对于这些连道经都读的一知半解的小孩,要求未免太高了些。

只是不喜他们如此无礼而已,倒不是丘志清像儒家一般重视礼节。

而是重视他们的态度,态度不行,心绪不宁,或是不怀好意,就算礼节再到位,亦不过是小日子罢了。

见众人纷纷心里退却,猴子却是觉得有些无趣。

方才还饶有兴趣的模样,转眼间便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

其实刚才这些弟子的行为,倒是让猴子回忆起当初学艺的美好时光。

其实丘志清也看的出来,这些小家伙,只是单纯的觉得好奇,仅此而已。

可要是不及时制止,他们或许会有进一步试探,例如丢个小石头之类的。

如此便需要让他们第一时间知道,他们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在不经意间,时刻保持三观塑造。

虽然这般会遏制一部份天性,可他们不讲天性,不讲人心,讲道心。

一切修炼,不是为了让自己法力更强,而是让自己道心更强。

如此方可有定性,有恒心,不至于误入歧途。

“怎么有兴趣来这边?我的手艺,可是略有不及的。”

丘志清说的略有不及,是指不及白芷,以前两人做饭手艺半斤八两。

而今,却是丘志清略逊一筹了。

“嗨,你当俺老孙是来混吃混喝的不成?这是南海紫竹林的竹笋,俺老孙给你弄了一把,你看着办吧!”

好家伙,你这是逮着观音薅羊毛啊。

“你真是,不过我喜欢,扣一半了,拿回去给本尊尝尝鲜。”

其实要说尝鲜,凤栖山中,什么食材没有?

见猴子还是略有低迷,丘志清不由询问其中缘由。

然则猴子却是并未回答,而是问了一个貌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冲和,要是方才这才小家伙不听你之言,你会如何?”

猴子说的是,刚刚丘志清训斥这些小家伙之时,要是他们不听话该如何。

不过丘志清觉得,不听自己的话,也有很多原因,各自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需要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

“愿闻其详!”

猴子本以为,丘志清会回答一些,诸如罚他们打柴,挑水,洒扫之类的。

或者是抄写经书之类的,亦或者直接用戒尺来几下。

毕竟这种生活,猴子在灵台方寸山学艺多年,很有经验。

“若是他们单纯的觉得我说的不对,不愿离去,或是坚持好奇,我都会很开心,因为他们已经不再迷信权威。”

这点自然难不住猴子,眼珠子一转,便想到另一种可能。

“要是有些人,单纯就是觉得这么做有面子呢?”

“贫道会给他一个小面子,然后用事实告诉他,绝对的实力和话语权,永远比单纯的勇敢要重要,要是三者兼具,那就更妙……”

“哈哈哈……哎呀,原来冲和你也这么坏,我喜欢,可惜,老和尚不是你冲和,而俺老孙亦不是围观小儿!”

原来猴子这是在路上遇到六个强盗,强盗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一副我就是你心中六贼,随你心念而动,现身来应劫的样子。

猴子自然不客气,直接一人一棍子,送他们去见了如来佛祖。

六贼既去,心念通达,所以之后,猴子在辩论中,一番惩恶即是扬善的言论,辩驳的唐三藏哑口无言。

当着自家其他徒弟的面,被一向不怎么服气自己的徒弟。

用本应该自己更为熟悉的佛经,辩驳的哑口无言。

他唐三藏,不要面子的吗?

你走吧,我带不了你了!

所以,猴子才会有方才一问,有之前一眼。

在唐僧看来,他和猴子的地位,理应对应丘志清与步云观中弟子之间的地位。

可惜,猴子他本人不这么认为,所以才会有那句,和尚不是冲和,他亦不是小道童的说法。

看着猴子这副模样,丘志清心下一动,一句话脱口而出:

“六贼既去,二心又起,猴子你还真不消停。”

对于丘志清看穿自己心思,猴子却是不以为意,嘿嘿一笑,不做回答。

带着猴子参观一番步云观,道正这厮亦是喜不胜收,毕竟大家都是熟人。

“我说道正,你不回天庭,在这干嘛?”

一行四人,吃着火锅,转动烧烤,喝着道正从天师府中顺出来的祖传美酒,倒是颇为惬意。

“你这就不懂了吧?我们在实验一个全新的体系……”

说罢,道正便把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探索,说与猴子听。

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猴子听闻之后,却是大感兴趣。

抓着道正和道和两人,问东问西,一副我很感兴趣,快邀请我加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