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真的会玩(第2/3页)

从一方诸侯,直接变成和关羽一般的卫将军。

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过个中得失,谁也不好评判,全看张济自己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了。

张济还能怎么看?

当然是躺着看呗。

在邹宜率领着龙骧后卫,押解着大批物资,大肆宣扬着,进入宛城之时,他就没得选了。

更何况,他侄子还在长安当卫将军呢……

当然了,改编不是简单的填充人数进去就行,还需要裁汰老弱,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后勤政策等,比如兵源,复原安排等。

如此,才能让军士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打战。

哪怕成本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关张等人,在长安接受朝廷改编。

刘备那边,在接到朝廷的第二份旨意,以及拿到上党送过来的军备之后,亦是开始重新编练部队,特别是其麾下鞠义的大戟士。

这次凭借这批军备,可以从原来的五百人,扩充至八百人。

倒不是军备不足,而是能满足鞠义条件的人不够。

毕竟军士在普及从并州那边传来的呼吸法之后,普遍提升了不少。

同时,鞠义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最主要是,粮食的消耗,更是提升了不止一倍,这让刘备都有些暗呼吃不消。

还好,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过了一年多之后,粮食消耗少了不少。

要不然刘备就要破产了。

就在刘备整军之时,去年受伤严重的陶谦,最终没能挺过来,一口气没咽下去,直接饮恨西北,徐州大乱。

袁绍和袁术兄弟,近乎同时出兵。

在其他人未反应过来之时。

仅用了半个月,便瓜分了徐州。

看的刘备是暗暗心惊,他不是心惊于袁家兄弟的出兵,他是心惊于,那些所谓郡望,世家的能量。

陶谦并非没有传人,可那又如何?

在底下人不配合的情况下,哪怕他下令抵抗。

可事到临头,真正为陶谦,或者说朝廷卖命的,几乎没有。

在彼辈的操纵下,徐州各个郡县,如同不设防般,城门大开,喜迎袁家兄弟,之所以还花了半个月,那是行军时间。

联想到,自己当初若是和陶谦一般。

依靠这些家伙,便不寒而栗。

幸亏自己在渤海郡吃过一次亏之后,便开始安插自己人。

看来,打击豪强,还是不能停啊,区区一县之地的豪强,竟然可以拿出一千全副武装的家丁来,要是那些郡望……

思及此,刘备果断命令,在青州的审配,搞出一点事情来,让袁绍紧张一番。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去岁袁绍被刘备占了半个青州。

而今他刚刚拿下半个徐州,吓一吓他,他自然会求援。

他的两大盟友,曹操还在和吕布死磕,只能求助公孙瓒。

他刘备,要的就是公孙瓒找他麻烦。

因为他接到的第二道旨意中,便有明确说明,如若公孙瓒未奉旨领兵去凉州,则在秋收之后,进攻公孙瓒。

刘备猜测,自己估计只是一路牵制。

不然长安那边,不会只让自己进攻公孙瓒。

却没有明说,要打到什么程度罢手。

可以说,这是个很没有逻辑的旨意。

因此,只能说明,自己这一路,不是主力,主力另有其人,在青州方面,给袁绍施压,让其向公孙瓒求援。

可谓是正中下怀,一举多得。

兴平二年(第二十五年)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民间的说法是七月半,佛家的说法是盂兰盆节。

也就是在这天,关羽率领着改编完成的武骧前卫,往汉中而去,接替黄忠。

同时,还有一道给黄忠副将,刘范的诏书。

以及一份,让刘范带给他老爹刘焉的诏书。

给刘焉的诏书,并非让他回来,而是让他修路搭桥,将南蛮部落,纳入大汉统治之中,也算是给他找点事情做。

别每天就想着防备长安朝廷。

这天,丘志清破天荒的请假了,没去政事堂上衙。

而是在长安西门,雍门处,皂河边,杨柳树旁,静候系天师,张鲁的到来。

临近中午,一行人马,在一队军士的护卫下,缓缓行至雍门外。

这一队奇怪的队伍,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车队虽然不小,可道路更宽,围观之人,竟然没有将道路堵住。

秋风微微摇曳,让秋老虎收敛的几分火气,吹拂起居中一辆马车窗帘,其内黝黑不见物,却仿佛有两道精光闪过。

“停车!”

一声富有磁性的声音,自车驾中传出。

不多时,一名葛衣高冠,胡须飘扬的清瘦中年,便下得车来。

其环视四周,不见什么异样,便摆手,让车队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