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片公心(第2/3页)

“这的有这么快吗?真是难以置信……”

片刻之后,回过神来的李肃,脸上一脸激动之色。

这才拍马上前,与马腾开始说笑起来,却是绝口不提适才讨论的话语。

马腾见此,也不再多言,他本人其实也没有什么野心。

而今自己过得,也算是潇洒,丘志清也没有要弄死他的打算,这感情好,只要自己好好干,定然可以封妻荫子。

高低也得把祖上的爵位,给要回来不是?

秦直道上,绵延数十里的行军队伍,在直道上前行。

速度是一点都不慢,一辆辆大车,在队伍中间行进,两旁便是行进的队伍。

偏西的日头,将军士们的身影拉的老长,逆光望去,便如同一队金甲天兵,身披红霞,迎着光明,迈向胜利一般。

同样是四月初,刘备和公孙伯圭,都收到了朝廷的诏令。

根据军令,公孙伯圭需要率领大军,前往凉州。

协助凉州牧贾诩,彻底平定凉州,打通西域。

这是常有之事,当初不仅身在辽东的公孙瓒,接到过朝廷的征调,就连远在丹阳的孙坚,都被朝廷调到凉州平乱去了。

按理说,此时的公孙瓒,应该奉命才是。

毕竟当下,大汉才是正统。

特别是大汉朝廷,恢复了对三辅地区,以及司隶,并州等地秩序的情况下。

不过人总会变的,当初一个辽东边将,如何与现在自己这位实质上的幽州之主相提并论?

很自然的,公孙瓒以乌桓异动为理由,直接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朝廷派来的所谓“天使”之后,便让其离开。

当然,是怎么来的,便怎么离开。

就连平时的一些,所谓幽州“土特产”都没给他送。

没办法,这就是而今关东诸侯的情况。

而刘备这边接到的旨意则是:让关张二人,率领本部人马,前往长安集结,接受换装,随军征讨汉中张鲁。

很明显,所谓随军征讨汉中张鲁,这件事本就不存在。

黄忠大军都已经出发半月有余,就算兵力不足。

长安之中,依然还有数万兵马。

这其实是刘虞等人,对刘备的一次考验吧。

毕竟而今,汉室之中,两个州牧,已经基本不受长安调令,他们还需要刘备帮助他们,恢复幽州的秩序。

当然了,他们所谓的秩序,自然是指朝廷的秩序。

而不是他公孙瓒的秩序。

至于为什么把大棒直接挥向公孙瓒。

刘虞表示,这其中,他是一点私心都没有,只是觉得,弄死……弄掉公孙瓒,会对朝廷恢复整个大汉的秩序,有莫大的帮助。

至于私仇,是不存在的。

只要拿下公孙瓒,刘备又信得过的话。

他们有信心,在五年之内,恢复大汉秩序……

对此,丘志清表示有些嗤之以鼻,他其实是想先打掉盘踞中原的曹操,和吕布,震慑刘表,说不得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让丘志清意外的是。

除了他自己外,其他四人都赞成先解决公孙瓒。

原因除了刘虞说的那些外,便是公孙瓒一直给关东诸侯输送战马。

这点有些棘手,只要搞定公孙瓒,恢复幽州秩序。

缺乏战马的曹操,以及袁绍,怎么也不可能是朝廷的对手。

丘志清思及片刻,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加上按照规则,政事堂五人投票,就算他反对也没用,照样通过。

他自己也不想打破这种,好不容易制定的规则。

这是建立在双方微弱的信任之上的规则。

要是他带头打破……

只不过刘备在在场四人眼中,也并非那么值得信任,在要不要通知刘备,一起动手这个问题上,大家再次发生分歧。

最后,还是刘虞拍板决定,先考验一番。

这才有了刘备此刻手中的这份调令。

说实话,刘虞也有些紧张。

要是刘备直接接受朝廷调令还好,要是没有,那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这种局面,三个皇室宗亲,三个地方大员。

三位州牧,都不听朝廷号令。

那他刘虞,真的不知道是应该感到可悲,还是可笑了。

要是刘备接受中央调令,那便一切都好说。

毕竟有了刘备这个先例,那便会给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做出一个很好的表率。

所以说,刘虞还是有一定赌的成分在其中的……

兴平二年(第二十五年)四月初十,邺城,阴雨。

连绵的雨丝,自昨夜起,便下个不停,伴随着阵阵闷雷,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州牧府中,平日里看着还算平整的地砖之上,此刻已是积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镜,倒映着乌沉沉的天空,以及偶尔透过云层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