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乌巡天(第2/3页)

这么积极,要说这两兄弟没有事先通过气,他们自己都不信。

不过一听,刘诞这厮说他也是今早才拿到的议题,众人尽皆恍然。

毕竟大家也不是傻子,这种谎话,自然说不得……

左右中郎将,而今是卫将军的副手。

腾骧后卫的卫将军是黄忠。

黄忠是个比较低调之人,原本唯一的牵挂,便是自家儿子。

而今儿子身体大好,而已武艺也初具火候。

他算是了无心愿了,你说弄个侯爵吧,自家儿子出家修行,弄了也是后继无人,你说再找自家夫人练个小号吧。

到了他这个水平,他这个年纪。

再想练一个,怕是有些……

因此,他对南征之事,也不是太过上心。

可没想到,自己这个平时表现还算沉稳的左中郎将,今日竟是如此积极,他麾下一共有左右两名中郎将,都是他的副手。

在黄忠差异的看过去之时,却见刘范疯狂的向他使眼色。

传音他是不敢传音的,在这里传音,几乎就和放广播差不多。

这是丘志清通过研究符文,弄出来的,一种截获传音的小秘术。

运用在这政事堂议事之所中,刚刚好。

之前便有一名不明所以的官员传音,说另一个官员的坏话,结果他传音的话语,在政事堂中回荡开来,当场社死……

黄忠大概从自家副手眼中,看到了恳求。

无奈,只好起身附和。

“末将黄忠,愿率领腾骧后卫,为朝廷征战,征讨逆贼,义不容辞!”

还没等上边的丘志清他们说话,下边在场的各个卫将军,便闹腾起来。

好嘛,感情就你们腾骧后卫能打呗?

我们虎贲,龙骧还在呢,哪轮的上你们新编的腾骧卫上。

看着赵云,张杨,皇甫坚寿,马腾等人,纷纷请战,丘志清,刘虞等五人,经过一阵商议之后,决定举行军中大比。

哪个卫胜出,便由哪位卫将军,领兵出征。

后勤物资,可以先行准备,等秋收之后,便可以出征。

反正现在才是夏天,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

对于陶谦的求援,朝中官员,在经过一阵商议后,认为,可以改封曹操为豫州牧,毕竟他这个兖州牧本就不合法。

改任吕布为兖州牧,如此才比较合法。

丘志清全程不发一言,最后决议之时,他只需要同意便可。

虽然丘志清本人,对这个所谓的政事堂会议,不怎么满意。

觉得这还是封建余毒,可惜,这已经是他能力范围之内,能做的较好的了。

慢慢的,其实大家也看清了,丘志清此人,对政务军务,并不怎么上心,听说他最多的时候,便是在农田之中,看着作物生长。

还经常带着他那个徒弟,叫什么铁柱的。

听听,这是正常人能取的名字吗?

黄忠感觉有被冒犯到。

而相对于一些不明就里之人,正在能站在高位的,反倒是对丘志清平添三分敬意,毕竟权力这种东西。

一旦沾染上了,便很难再摆脱。

那种一言可改变万千人命运的成就感。

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抵御得了的。

而这位,便可以!

丘志清相信,这种政事堂会议,会越来越多人喜欢。

毕竟,正常人,都不喜欢跪着,匍匐在地上,跟别人说话,哪怕回个话,也要战战兢兢,生怕一句不对,便是全家消消乐的下场。

就如同丘志清后世看的电视剧一般。

为何有大臣被皇帝赐死,还有高呼:“谢陛下隆恩!”

而不是破口大骂,宣泄心中不满,他们真的感谢皇帝杀了他们吗?

扯淡,还不是怕祸及家人。

可而今政事堂颁布的《大汉律》并不会,一切以《大汉律》为基准,这是政事堂的权力来源,其中便详细划分了,朝廷与皇帝。

政事堂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以及义务。

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喜欢站着,挺直腰板和人说话。

而政事堂新颁布的初版《大汉律》,便可以满足大家这个需求。

当然了,也不是大家都满意的,有些天生“跪族”除外。

其中,要说最不满意的,要数刘协了,不过他没有发言权,他被刘虞以皇叔的监护人身份,单方面给代表了,也就是说刘虞代表皇帝,同意了!

这也是丘志清的意思,政事堂五人都同意。

那以后,要是刘协想要翻盘,便需要绕过他们五人。

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个别败类,与献媚陛下,刘虞等人,还规定,凡是进入政事堂,或者各个部门的官员。

必须发誓,承诺遵守《大汉律》。

所以说,很多时候,丘志清只需要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