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初次会面(第2/3页)

刘备一把握住长剑,一道璀璨的剑气,犹如划破黎明的那一缕金乌光芒,照彻星空,照亮蒙尘的内心。

“大哥?……”

刚刚进来的黑脸大汉,一见此状况。

赶忙高声呼喝,同时一伸手,捏碎了直奔自己面门的剑气。

一滴鲜血,一滴冷汗,从黑厮的掌间,和额头,同时滴下。

“啪嗒……”

两滴液体同时落地的声音,虽然微不可闻,听来两人耳中,却如同洪钟大吕,敲响了震惊中,和迷茫中的两人。

黑厮大汉咽了口唾沫,这才重复呼唤道:“大哥,你?”

刘备缓缓松开搭在剑柄上的左手,摇头对来人道歉。

“我没什么,翼德,适才是否伤到你了。让为兄看看。”

来人正是张飞张翼德,刘备认下的二弟,就是不知道,没有和关羽打架的张翼德,是如何被刘备拉上战车的。

说不得,真是气运所致吧。

刘虞他们离开雁门关时,孙淮相送。

刘虞见这名校尉待人接物,有礼有节。

整个雁门关中,已是被其大理的井井有条,便想出言拉拢。

刘虞想带他上前线平叛,不过被孙淮拒绝了。

毕竟自己能有今日一切,都是拜郡守所赐,否则在十年前,他恐怕便在鲜卑人的进攻中,死在平城城头之上了。

对于孙淮的委婉拒绝,刘虞并未表示有什么不满。

只是夸奖孙淮治军严谨,寒暄一番后,便随大部队而去。

雁门关离平城,一千二百多里,一般情况下要走三天。

而今两天便至,丘志清已是在平城南门,迎恩门处静候。

这几日,在雁门郡中行军,可谓是他们自出洛阳以来,最为轻松的行军,一路上,都不用他们准备饭食。

沿途的县城,都已被帮他们准备妥当。

这三天中,刘虞趁着诉说雁门的这些变化,不断的给刘备灌输世家不可信的那一套。

同时也在细心查看着,这八月的雁门郡。

对丘志清的安排,他是非常的满意。

这是他从业生涯中,最愉快的一次行军。

他不知道的是,这自然不是丘志清专门为他安排的,丘志清自从把这件事丢给彭脱之后,都没有再过问过这个事情。

这只是彭脱在借这次刘虞的突发过境行军。

检验一番,沿途县城的战备情况而已。

这些年中,丘志清和徐荣无聊,便在搞这些正规化,高效化的东西。

各类条例,相继出炉,还有好多制度,是丘志清一拍脑子想出来。

而后教给整个郡守府官员,讨论执行。

每年他们还要做预算,做计划等,这都是丘志清的要求,也正是这些要求,让整个雁门郡,乃至雁门五郡的官员。

几乎全部换了一个遍。

因为他们实在不适应,丘志清这种,让官员当牛做马的行为。

至于寒门,或者郡学出身的官员,倒是越来越多。

没办法,他们要吃饭的嘛,丘志清给的实在太多,他们觉得加加班也没什么,而且丘志清只需要他们把事情做好。

也没有那些世家子弟说的,那么霸道不是。

至于分家,这个丘志清没搞,他只是让那些乔迁之人,一家一户过活。

就这么几年过去,那些聚居的宗族,便陆陆续续有人到县衙要求分家。

原因也简单,不患寡而患不均。

别人有自己的家产,而自己却没有。

原来的时候,大家都这样,那还好说,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官府的官员多了,职责也更加明确了,权力辐射范围加大。

自然可以顾及到较大的乡镇。

丘志清召集郡守府众人议事,中心思想很是明确。

让所有家族分家,就这么简单。

最后大家讨论了半天,拿出三个方案。

丘志清从中选了一个,让他们自己执行,他们的方法也很简单,一个人要求分不行,得整个宗族一起分家。

否则官府不给办理。

这个政令一出,倒是让闹得火热的分家热潮冷静下来。

不过很快又重新爆发起来。

这就如同,离心离德的两人,被泼了一盆冷水,虽然暂时冷静下来,不过裂痕已然出现,注定再回不到从前……

于是便有了刘虞和刘备看到的那一幕。

那些新修筑的村寨,就真的是新修筑的村寨。

用以安置那些,被针对的始作俑者,将分家的,和宗族有矛盾的,重新打乱安置……

迎恩门处,丘志清也是卡点过来的。

他刚刚从城内走来,不远处一队人马,便浩浩荡荡的开来,在离迎恩门一里开外,分成两队,一小队人便直往城门处而来。

其余大部队,则是被带往东门处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