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观太平经(第2/3页)

因此,在张角没面前,没少给冲和上眼药。

所谓基业,自然包括传承和道统,显然,他们认为丘志清也在谋划着他们,准确来说,是张角手上的《太平经》。

这些话,虽然张角没有放在心上。

可却被当时比较懂事的小张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虽然自家师父不在意,可对于一个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小孩来说。

想要拿走自家东西的人,显然不会是什么好人。

后来张角出了点小意外,便让小张宁,带着《太平经》,去雁门郡投靠丘志清,他相信,就算丘志清被牵扯其中。

可他只要愿意,天下之大,尽可去的。

正是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思维。

在张宁第一次见丘志清之时,虽然按照师父的吩咐,将《太平经》交予丘志清。

然而内心中,却是始终有一丝不愿。

当初丘志清亦是看出了这一点,不想让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背负什么心理包袱,这才将《太平经》私下里,还给了张宁。

而今,近三年时间过去了。

张宁也已经十岁,对事物的认知,有了自己简单的判断。

平时杨婵在教导蔡琰之时,除了核心功法,一些常识之类的,也没有避讳她。

她这才知道,原来丘志清走的,和自己是不同的路。

张角早就在和丘志清的多次论道之中,对此深有体会,因此,他才会不在乎丘志清会觊觎《太平经》,就算给他又何妨?

他顶多只能当个参考。

根基一旦定下,岂可轻易更改。

除非他有这个魄力,直接推倒重来。

在张角看来,他和冲和之间,道行就算有差距,他也不会比冲和强上多少,因此他可以看的出来的事情。

冲和不可能看不明白。

也就是他那两个弟弟,道行和他们的差距有些大。

因此看不出来也正常。

这才是张角敢让小张宁,拿着《太平经》,在张白骑的护送下,去找丘志清,求助丘志清给予庇护的原因。

相对于自己的那些弟子们,还是冲和的人品,和实力值得信赖。

“所以,宁儿这是要让师叔教导你修炼吗?”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小大人模样,一脸郑重捧着茶盏的小张宁,丘志清有些好笑。

“还请冲和师叔指点!”

小张宁说罢,将手中茶盏,高高举过头顶。

躬身行礼,这是半师之礼。

轻轻摩挲着手中不算大的卷轴,这正是当初,张宁第一次和他见面之时,要送给他的《太平经》的原本。

此时丘志清的心中有些迟疑。

他想到了封印张角元神的那位大佬。

不知道这个传承,和他有没有关系。

别到时候,拿了人家的东西,那就不太好说了。

犹豫只是片刻的事情,丘志清很快便稳住心神,接过其手中的茶盏,看着一脸欣喜之色的小张宁,郑重道:

“你既然管贫道叫一声师叔,那师叔的丑话就再说在前头,道者,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无形,无定,无常,

贫道看到的道,和你看到的道,或有不同,然本质相通,切不可痴迷于贫道之道……”

丘志清将自己的教学要求,一一说给张宁听。

大到认知,小到一天的行止,条条框框,清清楚楚。

这还是丘志清摒弃了大多数全真道的规矩的结果。

“暂时就先这么多了,其他的,等贫道看过《太平经》之后,再根据你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是没意见的话,明日便可随贫道修行。”

张宁虽然听着这些条条框框,有些心里打怵。

不过最后还是一咬牙,答应了下来。

这和张角的教育模式,有好些差别。

张角是告诉她,他们这一门,注重的是以体悟自然为主,以静坐修炼为辅,其核心主旨,便是要放开身心,体悟自然。

而丘志清方才,却明明是在告诉她。

跟着丘志清修行,需要收束念头。

即所谓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体悟,不过丘志清显然强调的是体悟己身,而非体悟自然,或者说,这位冲和师叔,是把体悟自然放在后面。

先是体悟自身,而后是体悟自然。

刚好和张角教她的,体悟自然,反照己身,恰恰相反。

张宁这才反应过来,难怪自家这位师叔会有开头那番话。

确实,没有一定判断力的,还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看着还在发呆的小张宁,丘志清轻轻抿了一口茶,“要是没有其他事情,你便先下去吧,这几天和小琰儿玩的开心,上元节后,可随贫道修行。”

张宁见此,恭敬行了一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