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下风云(第2/3页)

要知道,他们可是连始皇帝都敢谋划的家伙。

接下来的时间中,张宝往北,一直打到幽州,而后转过身来,开始扫荡冀州郡内的各个王国。

这也是计划中的一环,一出手便耍了两个诸侯王,吓跑了两个。

与此同时,“张角”本人,也已经占领广宗城。

这个速度,不愧是预言多次的结果,整个行动,顺滑无比。

二月底,张梁和卢植首次遭遇,两人相互都不算了解,自然是要硬碰硬一番的,结果便是,双方激斗一下午。

均无太大收获,各自鸣金收兵。

张梁和卢植,虽然双方大军加起来,不下二十五万。

可第一场,双方也就各自出兵数万。

一来是部队多了,不好指挥,二来也是战场空间不足。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垠。

想要成功指挥数十万人,是个非常考验能力的事情,韩信给刘邦的评价,是将兵十万,这个确实算是比较厉害的将帅了。

双方并没有放生什么喜闻乐见的斗将环节。

二月末,黄巾渠帅波才,击败朱儁,进逼虎牢。

丘志清也是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收到了刘宏的诏书。

这明显不是正常走流程的诏书,不然应该没这么快过来,看来面对前线不利战局,哪怕是曾经一心玩乐的刘宏。

也不得不开始紧张起来。

“苍天”可以作为他手上的利器,应对外部的神仙妖魔。

却没法帮他应对内部的倾轧,叛乱,和动荡。

就算他有当年刘秀的实力也不成,因为“苍天”,已经不是当年的“苍天”了。

言归正传,丘志清一接到诏书,便召集自己的助手,徐荣,以及魏和,还有自己郡守府的长史彭脱。

要按丘志清的记忆,彭脱此时应该兖州和朱儁对峙。

不过显然,相对于造反杀人,管理郡守府大小事务,貌似更适合他。

寥寥几人,嗑着瓜子,看着巨型沙盘,很快就制定好了大略。

也只能是大略,具体的,得充分发挥各级主官的主观能动性,运转他们聪明的大脑,不然什么事都被他们做了。

下属很容易失去主动意愿,扼杀他的成长空间。

所以,郡守府的长史彭脱,和郡尉参军张汛。

便面面相觑的,目送三位雁门郡老大,去偏厅喝茶去了。

整个西进计划,在郡守府诸多属官,以及诸多校尉们的出谋划策之下,很快出炉,摆在三位喝茶嗑瓜子的大佬们面前。

三人审阅了一番后,再次讨论一番。

而后提出亿点点自己的小意见,建议他们再改改……

三天后,丘志清等三人,从一大堆计划中,选中了他们的第一份计划。

交予他们执行,彭脱等人脸都有点黑,所以,你们让我们改了又改,最后还是选定第一份,是这样的吗?

那这三天做的计划,有什么意义?

意义当然是有的,至少等来了赵云和童渊这师徒俩。

同时,趁机扩充两个营,一个给赵云带,一个给张曼成带。

张曼成原本在太守府工作,不过其并不喜欢从政,反而三天两头往军营跑,久而久之,便和徐荣他们混熟了。

徐荣跑到他这里来要人,丘志清只能给他。

一开始的位置,不算高,最近扩编,这才顶上。

至于赵云,实力摆在那,并无多大问题,再加上,让张白骑给他做个副手,统领一个两千人的越骑营,绰绰有余。

整个计划,大概需要耗时三年左右。

主要问题,还是人丁不足。

雁门郡这么多年,迁入人口,也不足五十万。

这个数字,虽然还在不断增加,却是连后世一个普通县的人口都比不上,因此,只能等下一批流民的到来。

为此,这些年丘志清可是没少在雁门,定襄郡内修路。

长城不仅全部恢复,丘志清还加修了不少长城外的墩台。

到时候,只需时机一到,便可以在长城沿线友好部落的带领下,去鲜卑王庭走走了,毕竟大汉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

而今雁门的发展亦是到了一个瓶颈。

这是小地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过没关系,现在还有四个郡,和北边长城沿线的部落。

这次行动,与其说是军事行动,还不如说是武装游行来的准确,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丘志清他们,可谓是拿出了老底。

特别是近些年培养出来的行政人才。

此次行动,兵分三路,北边那一路任务最轻松。

却也最容易出事,丘志清打算,以郑岩为主,全权负责云中郡事务,吴献为军事主官,带关羽,赵云等。

加上本部兵马,总计四个营,八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