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鱼儿咬钩(第2/3页)

而今内部还在闹着,矛盾呢,根本没法支援北方五郡。

丘志清身为雁门郡守,无权出兵临近郡县。

且而今北方五郡中,汉民基本都被乌桓人驱逐,丘志清也没有这个必要,出兵救他们。

而今使匈奴中郎将之位,因为张修擅杀匈奴单于一事,至今空缺,南匈奴那边更是不用指望了,鲜卑人不打他们。

他们就偷着乐吧。

十一月底,鲜卑扫荡并州北方五郡,一路劫掠牧场,扫荡部落。

与乌桓骑兵激战十余次,互有胜负,安全撤出。

雁门郡,平城,郡守府中。

一大堆校尉以上的军官,包括新上任不久的关羽在内。

全部围着一个巨大的沙盘,讨论鲜卑的动向。

“据探马汇报,以及他们的消息,鲜卑的后勤大营,这次并没有设在强阴,而是在外长城以北,一千一百多里外的地方。

那里有三座大湖并排,靠近长城沿线的部落,都称之为‘察汗淖尔’,意思是白湖的意思。”

这名校尉说罢,把手中指挥棒一点。

点在了外长城以北,一千多里外的地方。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均落在徐荣身上,意思很是明显。

打,还是不打?

这是个问题,徐荣自己也说不好。

“云中那边怎么样了?”

徐荣打算先搞清楚状况再说,以免腹背受敌,因为之前鲜卑人,便被当初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以及上任太守郭缊。

两人合力,掏过家,徐荣觉得,他们不可能这么不谨慎。

这名校尉一听,便知道徐荣动心了。

他也很是激动,他是和徐荣一起从洛阳过来的,本以为,也就这样了。

跟着一个太守上任,能有什么好处?

没想到却是由一个军侯,直接越了一级,跳到校尉这个级别,要知道,他们在洛阳的顶头上司,也就是个校尉。

虽然自己这个校尉,没法和人家的校尉比肩。

可听起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不是吗?

而今天天在长城边上巡逻,保护那些出塞的商队,他都快无聊死了。

他急需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位置。

毕竟连吴献这厮,都是有功劳在身的,人家当初可是五百骑便破了当时号称有两万人驻守的鲜卑大营(实际营中只有六千多人)。

而今,郡尉看来,和自己等人是一个想法。

赶紧把自己所知信息,和盘托出:“都尉容禀,鲜卑兵分三路,一路进攻幽州代郡,大约十万左右,

一路进攻朔方,大概七万,一路进攻我们西北边的云中,大概十三万左右大军,现正围攻云中城……”

徐荣看着这下下属,知道自己也该带他们出去走一圈了。

跨郡县作战自然不行,不过他对于主动出击北掳,这个可没有什么硬性规定。

只要你能打赢,别说出境作战了,哪怕你矫诏了。

皇帝都不会怪你,还会给你补上一份,留作备份,让别人以后都没法说你。

当然了,矫诏不可取,因为如果你打输了,那便是数罪并罚。

很快,徐荣便开始部署,从外长城以北出发,是一千一百多里,从平城出发,便是一千五百多里地。

全部骑兵的话,他们在常规行进之下,要走两天。

有时候急速奔跑的战马,虽然可以达到一个时辰四百里。

不过正常情况下,一匹战马急速奔跑小半个时辰,便会力竭。

正常情况下的马速,也就一个时辰,跑百里左右,最为实惠。

徐荣决定,带自己的亲卫营,以及前军三营,中军营,一共五个营,一万人,一人双马,奔袭白湖驻地。

留给丘志清十个营,两万人,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这是徐荣的想法,心下既定。

徐荣便命随军出击的各个校尉,下去做好准备。

他自己却是转进偏厅之中,找到正在处理公务的丘志清。

两人不知在其中商议了什么,里边布置了隔音结界,外边之人也听不见,只见两人谈得似乎很是愉快,时不时点头大笑。

不过一炷香时间,徐荣便从偏厅之中出来,大步离去。

下午时分,徐荣便带着城中两个营,四千余人。

浩浩荡荡地出了内城,大摇大摆地穿过外城北门瓮城,往外长城方向而去。

是也,乌沉沉的夜空,笼罩着饱受战火的神州北地。

平城之用,一只灰白的鹰隼,腾空而去,原本想要叫唤一声,却又生生忍住,显得相当痛苦的样子。

在城上盘旋一圈后,仿佛要认认路一般。

而后往西北而去,速度那是比之同为同行的鸽子,要快上不少。

“你就不想看看里边写的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