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中生友(第2/3页)

接下来剩下的一百里,只是风平浪静。

丘志清和徐荣带着亲卫营两千人马来到广武县城(代县)之时,竟然出现城门紧闭,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丘志清暗自好笑,这些人的手段不可谓不多,布局不可谓不详细!

奈何,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掌握了通盘的信息,谁便占有绝对的优势。

除非是那种碾压局,哪怕对面明牌了,你都打不赢的那种!

而这些雁门郡的所谓豪门大户,明显要比之中原大地上的那些顶尖郡望,要差上不止一个级别,不论是能量还是格局……

当这些人还在着眼于挖皇帝的墙角,抢他的利益之时。

那些中原的家伙,他们的目光便是纷纷着眼与皇帝的权利!

只是因为过程不怎么美妙,遭到了皇帝的反弹,联合宦官,给了他们两下,仅此而已。

不论是上一任皇帝的党锢禁令,还是现任皇帝刘宏先后两次发动的党锢禁令,其本质就是世家集团夺权失败被反咬!

不过他们不在乎一时间的成败,因为大汉帝国,还离不开他们。

所以这位爱财的刘宏陛下,这才不得不从自己的私库之中,忍痛的掏出钱财,用来办学。

这就是鸿都门学!

和太学石碑一般,本质上都是和世家斗争的结果,这也是丘志清去洛阳走了一圈之后的新发现……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未时末!

可广武县城的城门却是紧闭,这不由让徐荣有些恼怒。

“雁门郡守!郡尉前来剿匪,县长何在?还不速速开城门!尔等意图谋反不成?”

城头上方出现一个人影,看了一下城下,而后大喊着开门,一溜烟的跑了下去,迎接跑下城头,准备迎接上官。

“吱吱呀呀~”

沉重的城门,开始从里到外缓缓大开,一名仪态端庄的官员,大步流星来到阵前,对丘志清和徐荣行礼道:

“下官广武县丞,张显,字明甫,见过太守,见过徐都尉!之前因城外出现山匪,县长重伤,吾不得已,

这才下令封城闭户,却是怠慢了上官,还望恕罪!”

显这个字,有明亮,光亮的意思,又是一个姓,《风俗通》云:“有显甫为周卿。”

就是说,有个叫显甫的人,是周朝的卿,比士大夫高级,看来给他取这个字的人,对他期待倒是不小,丘志清心中好笑。

心中如此作想,不过不能失礼。

丘志清和徐荣翻身下马回礼,毕竟在马上回话,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山匪可有攻城?”

丘志清想确认一下,这个自称张显之人,有没有参与此事。

虽然他知道对面大概的计划,加上自己的一些猜测,也能猜出谁是对手,谁是无辜被牵连的倒霉蛋!

“未曾!只是在城外现身,下官生怕山匪狡猾,故而才下令关闭城门,下官也曾向雁门关守军求援,

奈何成校尉声称,雁门关重地,没有上官将令,不得轻动,下官亦是无奈……”

说是这么说,其实他心中想的,可并非如此,当初可是把那个成绩,好生问候了一遍。

因为剿匪,本就是地方守军应尽的义务,雁门关守军虽说是比较重要一点。

可两千守军,他们只需要出动军司马,一个部四百人,配合县尉的兵马,再召集一些青壮,剿灭这些山匪,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他成绩,就是怂!

丘志清一边和张显闲聊,一边问着他的出身来历。

徐荣很快便明白了丘志清的想法,也加入进来。

此时张显却是发现,就自己和两位上官闲聊的这一会儿功夫,城门城头便被这些上官带过来的士兵所控制。

虽然心中不安,可奈何上官当面,注意一下自己的安危,亦是情理之中。

他也不好多言,只能随着两位上官的话头,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除此之外,他毫无办法!

徐荣见自家亲卫营,已然控制了城头,便示意丘志清差不多了,丘志清亦是微微一笑,让张显带他们去看看重伤的县长。

通过刚刚的聊天,丘志清和徐荣基本确认。

这就是个被推出来临时顶锅的倒霉蛋。

毕竟他一个云中人,在雁门当县丞,还是一当便是六七年,六七年,丘志清都从刚刚入仕的正经道士,变成太守了。

而张显,依旧没有丝毫挪位置的迹象,县丞是什么?

说的好听点,是一县之地的二号人物,这个二号人物的尴尬,看魏和就知道,他是名义上的雁门郡二号人物。

可没有丘志清的授权,他却什么事情都无法拍板。

张显方才就是如此,叫开城门,无人应答,还得自己亲自下了城楼,城门才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