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始于足下(第2/3页)

以前总觉得《太平青领书》中,所阐述的太平世界,过于遥远。

可听完师兄们的转述之后,他才明白,原来看似遥远的目标,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终有触及到的一天。

用后世一句话来总结便是,当你觉得终点太过遥远之时。

你不妨把这段遥远的距离,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如此一个个小目标的超越,便会轻松很多。

兴许这就是修道,亦会有境界之分的原因吧,不然直接丢出一个千百年成仙的目标,实在令人望而却步。

可如果你告诉他,先这样,再这样,然后那样,最后就成仙了。

是不是就有坚持下去了理由了呢?

这才是有这么多有想法的太平道教徒,在丘志清一封信之后,便跟着张角过来的原因。

然而,正是丘志清这番号召力,也为后来的内部反目,留下了祸根!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张曼成看着眼前的题目:北蛮屡犯边境者,何也!

简单,他们听丘志清提过这个事情,也知道这位执教真人心中的答案!

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提笔写下:“蛮夷者,畏威而不怀德……”

的段落,而后加以论述,落笔有如神助!

像张曼成这般的,还有不少,场中足足有二十来人之多……

……

丘志清问张角要来的这些,有志于治世救人的弟子!

对此,丘志清乐见其成,张角也很是欣慰。

毕竟两人都是立志于推倒“苍天”,重立“黄天”的家伙。

没有这些拥有治世之才的弟子,他们靠什么重立“黄天”?

难道要靠那些隐瞒人口土地,逃避赋税的家伙吗?

丘志清对于这场已经有了结果的考试,并不如何关注,便让郑岩去主持了。

在平城县衙之中,还在进行这场考试之时,丘志清亦是在和徐荣讨论,他们俩的主要工作之一,那便是对北方鲜卑的防御作战。

徐荣认为,此时修缮破败不堪的长城,依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如此还不如加大对部队的投入,以他带来的二十名下属为基础,参照洛阳北军五营兵,尽快训练出独属于衙门郡的五营兵!

所谓洛阳北军五营,便是越骑,屯骑,中垒,射声,长水,等洛阳禁军。

人数不是很多,可个个都是精英,到了战时,一个营,却可以编成数千上万人的部队。

丘志清头大!

“我说我的徐都尉啊,射声营和越骑营,都好办,我可以尽力满足,可中垒,屯骑,你哪怕是把雁门打包卖了,也凑不出来啊……”

徐荣当然知道自己在扯淡,越骑就是轻骑兵,这个没问题,平城本来就有不少战马。

射声营便是弓兵,这个没问题,弓弩本就是大汉的强项!

可中垒营和屯骑营,那可是重型步骑,全身覆甲的那种。

而且普通铁还不成,得是精铁才行,为何这般难以制作,还有另一个要求。

那便是需要大匠,倾力铸造,才会出现一件合格的,可以被士兵温养的铠甲,不然穿着普通匠人打造的铁甲,还如皮甲好用。

至少经过军士温养的皮甲,虽不能挡住刀劈斧砍,却也可以挡住远程的流矢。

至于长水营,这个两人都没有提,所谓长水营,便是胡骑营,和炮灰还是有些区别的。

不过他们上哪招募胡人去?

思及此,丘志清念头一动,倒也不是不可能啊。

这几年来,羊毛纺织越发的兴旺,而天气又是一年比一年冷,靠近雁门的部落,却是靠着雁门的羊毛纺织产业过得有声有色。

有句话说的好,当你一无所有之时,你可能会为了一碗饭而拼命!

可当你吃饱穿暖之后,你还有那份为了一碗饭拼命的勇气吗?

现在靠近雁门的部落,便是如此情况。

而去年,所谓三路出击,扫荡鲜卑,也是从幽州代郡,辽东,五原郡出发,雁门这一带都没有参与。

如此一来,胡骑营不就有了吗?

他们本来并不是鲜卑本部,只是鲜卑南下,他们也作为仆从而已。

他们是谁强,他们帮谁!

之前的大汉强,他们帮大汉,而今鲜卑强……

“这,太守容禀,此事万万不可!让军队参与外城的建设,这会严重削弱部队的战斗力,此事毫无商量,下官绝不同意!”

丘志清没想到,徐荣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不过思虑片刻,便明白了徐荣的担心,部队参与建设,确实是会影响战斗力。

不过丘志清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且现在其实这些郡兵的训练量并不大。

一来是粮食吃不消,二来,是身体吃不消。

毕竟一般训练就是训练,可汉军士卒训练起来,那真是有些费命,那等爆发气血的秘术,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