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小桃子受训斥(第3/5页)

他经常跟着文正帝学习如何处理朝政,是以也听过文正帝提起顾驰,自然也知道小桃子和舟宝。

虽未见过面,可听说两个孩子粉雕玉琢,香香软软的,可爱的紧。

当时送生辰礼的时候,按理说如往常一样送礼即可,无需他自己挑选礼物。

可周珩脑子里一直跳出“小桃子”这个小名,想必顾大人的掌上明珠肯定是个爱吃桃子的小丫头,他投其所好,将自己桃子的分例全给小桃子送去。

小桃子爱吃“小桃子”,周珩不由得勾起唇角,如春风拂面,拂走眉眼间的清冷,若是有机会,一定要见一见这个甜甜又娇娇的小丫头。

月水村这边,数着日子,顾大郎收到了上京城顾驰的来信。

“我说三弟这次回信怎么慢了十来日。”顾大郎看完信,面上满是笑容,信中有顾父、顾母的叮嘱,还有顾大郎报平安的话语,不过最令他牵挂的,还是关于月水村如何赚银子的事情。

三弟没让他失望,顾大郎叫上顾二郎,赶忙拿着信去通知董里正,“三郎收到咱们的来信,找了个机会特意在皇上面前求了恩典,将那特殊的种子,什么番薯、玉米等等,让咱们先试种,还派了专人来指导。还有呢,咱们的路也要修了,准备修的和镇上的青石路面一样,下雨天也不用一踩一脚泥了。”

“当真?”董里正笑成一朵花,眉头舒展开来,整个人看起来年轻好几岁,“咱们通往镇上的大陆只有那一条,一旦赶上下雨下雪,根本就没法下脚。小路倒是近一些,可翻山越岭的,要翻过几座山头,走起来也不方便。若是修路了,即便数九寒天大雪封路,咱们也不用担心了,家里的粮食、蔬菜可以尽快卖出去,不至于烂在地里,去镇上请个大夫也更方便。”

交通不便利,带来不少麻烦。月水村的路都是土路,夏日下大雨一踩一脚泥,冬日白雪皑皑路面结冰,大家伙只能待在村子里,根本就没法出去。

像有些蔬菜、瓜果,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蔫蔫的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可月水村这路,帮了不少倒忙,路面崎岖一走三停。更别提若是有个突发情况,急着请大夫,那更是不便利。

如今将路修的又宽又阔,青石路面整齐铺排,出行各方面都很便利,还干净,下雨天走一趟鞋底也沾不了多少泥土。

“还有这些种子,怎么个特殊法子?” 董里正接着问道。

顾大郎开口:“这是从大宛、还有大秦传过来的,听说一亩地收成更高,还有些菜种,是咱们从没吃过的东西,上京城已经开始种植,三弟特意在皇上面前求了个恩典,让咱们月水村也可以种植,说是一亩地能卖出不少银子呢!”

顾二郎接上话:“三弟还在信中说道,上京城大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在郊外有庄子,平时闲着没事的时候,喜欢去庄子上避暑纳凉,尝一尝农家小菜,游玩一番。而咱们村子就和那些郊外庄子一样,有山有水,树木葱葱,一大片一大片的粮田,如今还有陛下御赐的牌匾,是个好去处。”

“咱们收拾出干净的客房,布置的好看一些,远道而来的外人来了可以居住,可以给他们做一些农家小菜,还有咱们山上干净的果子和山货,自家做的刺绣、竹席等等,都可以拿来出售,就像去山上寺庙上香,路途中看到别人卖的东西一样,咱们都可以借鉴。”

董里正虽花甲之年两鬓斑白,身子骨却不错,如今得知这接二连三的好消息,欢喜的不停点头,“不错,不错,就按三郎说的办,三郎将路给咱们铺好了,剩下的就靠咱们自己琢磨,怎么样才能让村民们的荷包鼓起来。等今天晚上,咱们大伙聚在一起有商有量,拿出个主意来。”

临南县的县令动作也很快,没过多久便派人来修路,路面与以往相比更宽敞,青石板块干净,光着脚在上面走都不硌脚。

大路一修,来到月水村的人更多,有些是外村的来看看热闹,有些是镇上、县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这里对着御赐的牌匾还有顾驰的进士碑拜一拜,沾沾光,有些是去到这里避暑纳凉,看一看月水,还有那吱吱呀呀转动的水车,碧草蓝天,青山绿树,山上的果子和野花数不胜数,花香、果香和草木香掺杂在一起,格外清新。

至于那些种子也种下了地,来到村子的人越来越多,留他们住宿,提供吃食,卖出山货、绣品、还有其他一些手工活等等,村民们的荷包慢慢也鼓起来了。

月水村的村民,一个个越干越有劲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贵村。

人一旦富起来,上门打秋风的可不少。这不,来了一个久违的老婆子,就是顾大郎夫人吴氏的娘亲。

在顾驰还是秀才的时候,吴婆子带着儿子、儿媳来到月水村一通闹,最后以和吴氏断绝母女关系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