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殿试(第3/5页)

这可造福了那些商家,什么“七层纸”、“五层纸”,还有卖的各种笔墨,号称和殿试时差不多,不少学子都会花钱买回来。

顾驰自然也不例外,买了一些回来感受其有什么不同。

更甚者,还有什么“及第汤”、“进士粥”、“状元饼”“等,五花八门,卖的还挺好,不少人大老远也要跑来喝一口。

真是学子的钱最好赚啊!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学子本身的水平,经历几天的准备,到了四月二十一日那天,就是殿试的日子。

出门前照例是“吧唧”一口爱的鼓励,叶溪眉眼如画,笑的好看,“夫君,别紧张,反正不管怎么样,最次一个同进士是跑不掉的,保持平常的状态就好了。”

顾驰拉着她热乎乎、软软的小手,应了一声,“夫君知道了,在家等着我回来。”

溪溪说的没错,不管怎么样,结果都不会太差,他已经比很多人优秀了。

顾驰精力满满,和李晟一起去到宫门外等候。

所有的应试者排好队,即便还没有进入宫门,就可以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庄重,没有一个人敢吭声,也没有一个人敢四处张望。

大家举止得当,仪容仪表整洁,连手指甲都干干净净的,把自己打扮的是越俊越好,有些年龄大的、或是那些少白头的,想了不少法子,什么吃黑芝麻、黑豆的,用特殊的药材洗头啊,用尽各种方法,从头到脚全方位打扮。

黎明的曙光照耀,宫门打开,宫城的全貌,慢慢在众人面前展现,大气又磅礴。

所有人排好队依次进入,走在宽阔的青石道上,好似一眼望不到尽头,总感觉连空气都和外面不太一样。

一墙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天子脚下,庄严肃穆又厚重,即便还未见到陛下本人,也忍不住让人臣服。

时不时的会有宫女、太监的路过,但即便是伺候人的,也是仪容得当、面色沉稳,不慌也不忙,在主子面前伺候,如何处事最为重要。

若是他们这些应试者太过紧张,说话说不出来,最基本的心态都不行,从某一方面来说,怕是连这些宫女、太监都不如。

又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文正帝在上面高座,顾驰虽没敢看他的容貌,可方才行礼时听他的声音,也是非常年轻的,无形中有一股气势,不愧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让人腿软。

与以往其他考试相比,殿试是不同的体验,这么多人直盯盯的注视着应试的新科贡士,更别提还有天子,整个太和殿只有写字的沙沙声,连呼吸似乎都要轻几分,威严、安静中,又带着绝对的压迫,让人忍不住手腿发抖,连笔都快握不住了。

顾驰深吸几口气,又缓缓吐出来,尽快的平稳好心态,将所有的紧张和杂念挤出脑海,将所有的注意移到考题上。

这次殿试的题目,是一道完全的时政题,有关边疆屯田。

挺棘手的,谈诗作赋他们拿手,可要说到政事上面,他们还未踏入官场,如何懂得这些事情!

不过文正帝将边疆屯田出成考题,自是代表着他有这方面的打算,可能接下来就有动作了。

皇帝人家已经想好怎么做了,就是看看这群贡士有没有特别好的想法可以采取,或是这群贡士的想法是否和文正帝本人一致,说到他心头上了,那自是脱颖而出。

可怎么才能合皇帝的胃口呢,这是关键,也是最难做到的。

温元之经常会向顾驰讲述朝廷的大事,他也读过不少史书。

边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可惜缺乏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片的土地被搁置,而屯田,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屯垦戍边,那么多士兵驻扎在边疆,保家卫国,可和平时期又当如何度过?随行的孩子妻女又当如何安置?

将一部分的士兵力量发挥出来,同时以民众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军屯和民屯一起,兵民并济,发展边疆经济,自给自足,可以自己提供粮食,不仅降低了朝廷的花销,节省兵粮运费,还发展了边疆的经济往来,吸引人流,长期驻扎在那里,充分利用各种人力,让其他人不至于无所事事。

大片的土地,可以种植棉花、甘甜的各类水果、粮食等,与朝廷和边疆其他国家、省城进行贸易往来,加强了联系沟通,也可以更好的维持边疆的稳定。

一方面解决军队补给问题,巩固边疆的稳定,发展军事力量,平息祸乱。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控制与管理。

不仅如此,屯田带来的还有水利的建设、内外商贸的发展,更是文化的传输,将大周朝的文化传播到其他地区,在边疆设置书院,让边疆的百姓和军队随行的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