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设定(第3/3页)

“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并顺利把大学读完了……”

“如果结婚之前,我选择逃婚了……”

“如果我现在逃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城市去……”

……

因为心里始终存在着那么多如果,所以她的心是一直不安份的,她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不喜欢那个没什么感情,也没什么共同话题的丈夫,更不喜欢每天的洗衣做饭带娃……

所以,终于在他们结婚后的第4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收拾东西,悄悄逃走了。

逃走了这个家,逃去一座未知的城市,留下这个家的三个男人:黄勇志、黄山,以及她和黄山的儿子。

……

如此设定,在逻辑性上,孙全觉得是OK的。

能说得通。

不仅能说得通,还能让读者对男主黄山和他的前妻,产生一种复杂的情绪。

既有对黄山结婚时,屈服于父亲的意志,没敢抗争到底的恨其不争。

也有对黄山那位前妻……想恨,却恨不起来的那种感觉。

当然。

孙全没打算把这些设定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全部抛出来。

他打算在这本书前期阶段,不要详细解释黄山前妻抛夫弃子的原因,可以让读者暂时谴责和讨厌黄山这位前妻。

如此,也方便在这本书前期,黄山落魄凄惨的时候,博得读者们的同情。

等剧情慢慢推进,黄山的生活渐渐改善之后,再慢慢放出他前妻抛夫弃子的真正原因,应该能让很多读者对黄山这位前妻改变一些印象。

而这时候,男主黄山和女主角的感情已经有一些基础,却还没那么稳固。

在这个时候,把黄山的前妻拉出来,加点剧情。

就可以给男主和女主的爱情增加一些悬念,会更有看点,增加读者对后续剧情的追读兴趣。

其实,还不仅如此。

刚刚那段设定里,其实还能顺理成章地引入一位女主角——男主黄山的那位大学女同学。

黄山结婚前,打电话给她,她同意交往,却因为没有同意和他结婚,而遗憾错过的这个女同学,无疑是黄山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疙瘩。

被前妻抛弃的那段时间里。

黄山不可避免地常常陷入颓废的情绪中,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他不可避免地会反复去想结婚前,电话里同意和他试着交往的那位女同学,他大学时暗恋许久的那个女同学。

这个遗憾,即便等到第一女主出现以后,也一直存在于他心底深处。

像一道伤疤,每一次回忆起来,都仿佛亲手撕开心底那道伤疤。

三个女主角。

可以丰富这本书的感情线,在让男主和女主感情充满悬念的同时,也是男主黄山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

能让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