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低调做人、新的更新策略(第3/3页)

如果你是上第一个推荐位的时候,找人开单章拉的人气,那你第一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很漂亮,编辑也确实可能因此而给你一个更好的推荐位,然后等到你这本书上下一个推荐位的时候,因为少了知名作者的单章加成,你在这个新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瞬间拉胯,和上第一个推荐位时候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容易给编辑一个什么感觉?

编辑会对比你这本书在前后两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从而判断你这本书最近的剧情拉稀了,简而言之就是认为你这本书刚上第二个推荐位,剧情就开始崩了。

所以,如果你是编辑,你还会给这本书下一个更好的推荐位吗?

重生前,孙全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总有那么些作者想走捷径,想借别的作者的人气,来给自己涨新书期的数据,结果……兴奋的时间没多长,就心灰意冷了,觉得自己被编辑打入了冷宫,竟然拿不到好推荐位了。

三……

他以前不愿意找别的作者要单章拉人气,也是为了在新书期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作品的质量上,他觉得如果自己心里一直想着走捷径,想着找别的作者开单章拉人气,心思就会被分散,而心思分散的结果,就是作品的质量肯定会有所下降。

他觉得得不偿失。

毕竟靠别人的单章拉来的人气是短暂的,作品质量的下降却是长期的负面影响。

而写网文……从来都不是短期见效益的一个职业,这一行拼的是韧劲,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

所有想走捷径的行为,都是在拿短跑时的冲刺心态在拼。

而用短跑的心态……跑马拉松的话,怎么可能笑到最后?

……

新书期冲榜的心得,孙全自然不仅仅只有上面这点浅薄的领悟。

比较深一点的领悟就是关于新书期更新速度的,有人觉得新书期越长越好,能多拿几个推荐位,能在上架之前,多积累一点收藏人数,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拿到一个不错的首订数据。

以前,孙全也曾这样认为,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个观念是错的。

因为一本新书上架时的收藏人数高,不代表首订数据就一定会高,这还涉及到一个收订比的问题。

(收订比:收藏与订阅人数的比例)

有可能你上架时五万、甚至十万的收藏人数,最终的订阅人数还没人家一万收藏的订阅人数多。

这就是收订比对一本新书首订数据的影响。

而孙全慢慢领悟到的……就是新书期更新速度对上架时收订比的一个影响。